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 谴责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四 “年满21岁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所有权是对物有绝对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契约一经合法成立,当事人必须按照约定切实履行……不得任意修改和废除。”
——节选自《拿破仑法典》
请回答:
(1)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哪一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分析判断,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你认为上述哪一材料内容符合刻在铭板的上文件内容?该文件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一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材料中的要求反映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4)材料四的内容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立法原则?
(5)以上材料内容的共同点有哪些?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结合下列相关史实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迁都洛阳导致游牧血统的统治阶级中汉族影响得到了发展,……自从在河南立足起就系统采纳的汉化措施进一步加速了发展。……鲜卑贵族和汉族望族之间的通婚受到了鼓励。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材料二中作出迁都决定的是谁?他所推行的汉化措施有何进步意义?
(3)根据上述两个改革的结果来看,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改革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涿鹿之战图二城濮之战
材料二:
官渡之战示意图
材料三:该书一共130篇,50多万字,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请回答:
(1)在图一的战役中,最终获胜的是哪方?图二的战役后,谁最终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2)材料二的战役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3)材料三所述的书名是?材料一和二中的战役中,最有可能在该书中出现的是?
主题:重走长征路
步骤一: 了解长征历程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材料一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
步骤二:体验长征胜利
(2)“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
步骤三:感悟长征精神
(3)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2分)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第一组表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起止时间 |
1914.7—1918.11 |
1939.9—1945.9 |
交战双方 |
① |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
转折性战役 |
凡尔登战役 |
② |
战争性质 |
③ |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
战后格局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④ |
(1) 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完整。①②③④
第二组文汇历史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历史》九下
(2) 从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第三组图说现实
图1北约空袭利比亚图2本·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仍然活动猖獗图3日本福岛核泄漏
(3) 第三组收集的图片中,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两点)请(4) 你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两点建议。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外改革的历史,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8分)
第一小组:探讨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
(1)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进行的重大改革分别是什么?对两国历史发展都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3分)
第二小组: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改革
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 ——列宁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
——摘自罗斯福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2) 列宁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特点是什么?(2分)
(3) 材料二中使美国获得“新生和繁荣”的措施是什么?其中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什么?(2分)
第三小组:感悟历史,服务现实
(4) 通过对以上中外改革的探究,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