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
|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有学者认为:1928—1929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就其重要性而言可以与1917年的两次革命相比。这场革命
| A.推动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 B.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
| C.奠定了苏联未来六十年的社会结构 |
| D.是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
某宪法规定:参议员至少要年满30岁,众议员则年满25岁。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任命,不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任期2年,任期结束全部改选。这制度设计所体现的制宪者理念,不包括
| A.直接民主 | B.人性本恶 | C.共和主义 | D.权力制约 |
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
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 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
|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
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之间,(全国)纸币增加了4,524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135,742倍。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评说,不正确的是
| A.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
| B.极大地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
| C.根源在于国家实施干预经济政策 |
| D.助长了官僚资本的急刷膨胀 |
1941年1月中美某国际条约规定:“双方并同意……对方人民在此国之领土内被拘留、逮捕、监禁或听候审判者,其与领事官之通讯,地方官厅应予转递”。这一规定说明了
| A.领事裁判权被彻底地废除 |
| B.中国战场牺牲最多作用最大 |
| C.中国跻身世界四人国之列 |
| D.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