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4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0只),家鸡3组(每组3只).
(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
②每隔2min统计蝗虫剩余的 ,共统计10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4)预期实验结果: 。
(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的结果.
(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3分,每空0.5分)某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两小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
②将馒头碎屑A与2毫升唾液放入甲试管中充分拌匀; 将馒头碎屑B与清水放入乙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两只试管一起放入左右的温水中;④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只试管,各滴加2滴,摇匀.
请根据上述过程分析回答:
(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_________ 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对哪种营养物质具有消化作用?_________
(3)乙试管在实验中起_________ 作用.
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四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 空气 |
充足 |
无 |
充足 |
|
| 水分 |
适宜 |
无 |
适宜 |
|
| 温度 |
25℃ |
25℃ |
25℃ |
0℃ |
| 结果 |
萌发 |
不萌发 |
不萌发 |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1号和2号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2)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3号培养皿与号培养皿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3)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原因是。
(4)小麦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结构是。
(5)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下面是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
(1)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变蓝的是____________。
分析另一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
(2)若2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
(3)2和4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模拟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共设计有____组对照实验。
(10分每空2分)夏天到了,贮存的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所致。为了保持食物新鲜,人们用了很多办法保存食品,如低温、腌制、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干制等。请设计实验探究某项因素是抑制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的因素之一。
提出的问题:。
作出的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经验预测的结果:。
得出的结论:。
(5分每空1分).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请据此回答:
(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_______。 A试管 B试管
(4)请你举出一种与该实验中肉汤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