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班牙《起义报》有文章评论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风险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并且受到了新的权力极(中国、印度和巴西)崛起的威胁。”该报道( )
A.证实美国已丧失世界领导地位 | B.称赞发展中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
C.说明中国开始争夺世界领导权 | D.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
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 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董仲舒应对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
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儒学 |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
B.荀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C.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
D.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