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以下情境出现:
情境一:八年级学生小明对同学说:“我们是未成年人,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必做,就应该享受父母的爱。”
(1)请你从道德、法律、心理等角度,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情境二:新学期开学后不久,九年级学生小丽因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在受到老师批评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准备辍学去苏州打工。
(2)假如你是小丽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丽进行劝导。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孝敬父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近年来,“免费午餐”、“衣加衣”、“给孩子加个菜”……亿万网民参与到民间公益活动中去,为贫困者送去温暖,他们乐在其中。
材料二:运动会上,七年级某班的同学写给接力赛。接力棒带着你摩擦出的火光/暖了我的手/在急讯中,我们眼光在煞那间传递的是永恒,是团结,是友爱/你的吼震撼了你我他/让我们共同演绎这扣人心弦的激情飞荡/让我们共同为集体,欢呼雀跃。
(1)请运用《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和《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有关知识,说说网民们和同学们两种不同的快乐?
(2)请运用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献爱心时要在哪些方面维护受助人?

一天,小青同学不小心将墨水弄到了小昆同学的新衣服上,小青连忙道歉,小昆笑笑说: “没关系”。这件事情发生后,两个原本兴趣爱好不一样,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经常存在分歧的人,慢慢地成了好朋友。
(1)如果小昆拒绝接受小青的道歉,可能带来的结果?
(2)这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说说做这样的人的积极意义。

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邻居家的窗玻璃被击碎了。一位老人勃然大怒,要求小男孩赔偿1 5美元。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掏出了钱,但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 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 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
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
(1)请运用《行为与后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有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入冬以来,由于风速较小,汽车尾气、工业粉尘、建筑施工扬尘、空调排放、烧烤产生的油烟等空气污染物扩散不畅,苏州等地雾霾天气日益增多,日趋严重。其实每个人都是颗粒污染物的直接或间接制造者,治理治霾,“全民有责”。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减少雾霾、建设美丽苏州做些什么?(3分,要求:建议要具体,至少三条)

材料一:据调查,有关师生关系方面的问题是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烦恼,1/5学生怕得罪老师,超过1/4的青少年对老师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有26.9%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与老师的关系“不冷不热”,在不给老师提意见的青少年中,48.3%的人是“为了给老师留面子”,更有20.2%则是因为“怕得罪老师”。
(1)请说说你所希望的师生关系。
材料二: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并拒绝学习这门课程。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给受了委屈的小浩同学一些正确的建议和做法。

在德国,公共场合进门出门时,只要看到有孩子,总有人会跑过去帮着开门;逛超市时,很多箱包放在超市外面,无需寄存在储物柜里;东西丢了,你一定会在原地的篱笆或长椅上找到……。有人说,德国人的素质看来很好!德国人说:这样的评价有点高,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更多地是出于一种习惯。相反,一些中国人常常有不好的习惯和做法。如:乱吐口香糖,乱闯红灯,不择时间放鞭炮,洗手不关水龙头,公共场合大声打手机,不分场合吸烟,不排队等等。
(1)从意志品质的特征角度看,这些中国人身上最需要培养的特性是什么?
(2)材料给我们国人怎样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