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有关世界古代史上三次改革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像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开放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材料二:“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三:“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他还规定采邑不得世袭,只限终身,而且如果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或者死亡,赐予者有权受回采邑,终止封授关系,要是继续以前的关系,则必须重新分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的国体”指什么?他进行的改革真正使权力“被所有人民所掌握”了吗?在当时人民掌握权力的最高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改革对本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这次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通过世界古代史上这三次重要的改革,结合我国的现状,说一说改革给你带来的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请回答
(1)上述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世界主要潮流是什么?
(2)依据材料提供的史实,列表分类归纳相关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史实和方式。
(3)比较是加深历史认识的重要途径,结合史实,完成下面两种比较方式的填写。
A根据性质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

封建性质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


B 根据结果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注意不得与上题史实重复)

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成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据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图中反映的什么事件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迅速崛起,开始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3年12月,中国北方被大面积雾霾笼罩。这种“日月无光”的污染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针对问题,请你建言献策。
材料一:英国采煤业和制造业迅速发展,煤烟造成了“可与日全食相比的黑暗”。这种空气污染在1952年的“雾都劫难”中达到顶峰。如今,英国早已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材料二:英国随着产业升级和转移,污染严重的制造业和化工类企业大部分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材料三:2012年12月全国在500个城市空气检测,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不足5个。
(1)材料一中与英国空气污染联系最紧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推动这一时期与“采煤业”迅速发展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是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造成的?说明什么问题?
(3)你认为有哪些原因造成了目前中国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至少两条,1分)对此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土地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拔出地主的土地界碑图二: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全国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1)根据图片信息,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近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归纳总结近代四次重大的探索。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探索层面
主要影响(意义)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器物层面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⑤____层面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思想层面
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