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制备Cl2需用8 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 mol•L-1的盐酸来配制。
①需要12 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1 mL)
②为完成配制,除玻璃棒,小烧杯外,还需要选择的仪器为 。
A 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 100mL容量瓶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③ 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 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cm~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12分)下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A处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处为无水CuSO4粉末;D处为碱石灰;F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所生成的产物的实验现象是。
(4)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
(1)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2)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若要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验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0%,则可等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__________g(精确到0.1)
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放到灼烧成灰烬。
A.试管 B.瓷坩埚
(2)第2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将灰烬转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充分搅拌,煮沸,。(填操作名称)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填代号)新制氯水 B.H2O2 C.KMnO4溶液
理由是。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
T/K |
大理石规格 |
HNO3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粗颗粒 |
2.0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粗颗粒 |
|||
③ |
||||
④ |
298 |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右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2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6s-11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6)若实验中温度过高,使反应温度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