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转化为N2,从而清除污染。该反应中涉及的粒子有:H2O、Al、OH、Al(OH)3、NO、N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已知:4Al(s)+3O2(g)=2Al2O3(g)  △H=-2834.9kJ/mol
Fe2O3(s)+C(s)= CO2(g)+2Fe(s)  △H=+234.1kJ/mol
C(s)+O2(g)=CO2(g)  △H=-393.5kJ/mol
写出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将一定质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ol,pH=14的溶液,然后2mol/L盐酸滴定,可得沉淀质量与消耗的盐酸体积关系如下图:则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总体积为    L(标准状况)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含有SO42-
B.用加热法除去碘单质中的氯化铵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使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A为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室温下B是黄绿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分别是什么物质:A是,B是,C是,F是(填化学式)
(2)写出A和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向D溶液中加
溶液可看到溶液变血红色。
(3)写出F溶液中加入B的离子方程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7,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中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2)A的电子式为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 式为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试剂①宜选用石灰乳且必须过量,过量的目的是.
② 镁蒸气宜在(填序号)气体冷却后得到镁锭

A.N2 B.CO2 C.Ar D.空气)(2)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③A装置中通入a气体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④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
⑤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产生的两种主要阴离子为.
⑥C装置的作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