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页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4)为实现材料五“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这个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学习包括史实的确认、解释、规律的揭示和价值认同等基本环节,根据要求和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性学习任务。
材料: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1)史实的确认:李明同学收集到以下材料,并用马克思、爱因斯坦(注:他们是犹太人)等伟人的贡献进行反驳。请分别写出他们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2)史实的解释。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图,把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与方框中的数字正确搭配(注意:只填英文字母。3分)。
并说明启蒙运动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文艺复兴(3)规律的揭示。在学习近代科技、思想和文化后,李明同学认识到:牛顿、达尔文和马克思等分别从不同领域揭示世界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进步。请分别写出牛顿和达尔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4)历史学习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上述探究活动告诉我们,做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哪些人文素养?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对危机,俄、日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①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 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③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3)你认为上述两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对我国解决钓鱼岛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的具体表现。3分)

(2)阅读右面材料后回答:

①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哪些成果?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两则材料与结构图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以其中一则材料为例说明这种关系。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灾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爆发之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被称为什么?
(4)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燃遍三大洲,身处和平环境的你,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有关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问题:

(1)上面所列的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哪一种?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
(2)图一、图三交通工具利用的动力机分别是什么?
(3)各抒己见:以上的发明,是交通运输领域革命性的变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