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下面是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成0.5 mol/L的稀H2SO4 500 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①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 mL量筒最好。
③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 mL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                          
④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时,改用________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线相平。
(2)某同学在配制NaOH溶液时有以下现象发生,则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________;②NaOH颗粒表面部分变质:________。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酸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变色范围(pH)
5.0~8.0
3.1~4.4
4.4~6.2
8.2~10.0


(1)该实验应选用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

(2)上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
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 NaOH标准漓浓度为c mol·L-1,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溶液体积/mL
26.02
25.32
25.28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E.滴加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总酸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
(一)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I制备和收焦干燥纯净的氯气以备后续实验;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根据实验目的将装置I中虚线框内装置补充完整并在括号内注明所需试剂;

(二)在上图所示装置Ⅱ中,在试管中先加入过量铁粉,再滴入少量CaSO4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塞上胶塞,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检查制取氢气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
②当点燃氢后,将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当氢气停止燃烧后,取出导管,同学们进行了分组探究实验。A组同学发现制氢气后的试管中还有较多固体剩余,同学们将足量氯气通入试管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但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组同学向集气瓶中注入适量水,用力振荡后,向中满入少量Na2SO3溶液,发现溶液中没有出现黄色沉淀,但再向溶液中滴入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后,生成了白色沉淀。[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同学们分析是由于集气瓶中还有少量氯气残留的缘故。可以解释该实验现象的两个离子方程式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ω(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强碱:Zn+2NaOH=Na2ZnO3+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2)选用B和D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ω(Zn) = _______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ω(Zn) =.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甲乙两同学进行课外实验,各取250mL无色透明饮料瓶一只,依次加入4g氢氧化钠、4g葡萄糖、半瓶水、3滴0.2%的亚甲蓝溶液(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旋上瓶塞振荡,溶液呈蓝色。静置后溶液变为无色。甲再次振荡,又呈蓝色,静置后又变为无色,多次反复可重现上述现象。而乙于蓝色消失后,向瓶内加满水旋上瓶塞,振荡却不再出现蓝色,乙认为是物质浓度不同引起的。甲设计并完成了—个实验,否定了乙的说法。你认为甲实验的操作和现象是:。振荡后出现的蓝色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填写化学式,下同);蓝色消失又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