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分)已知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0.5g。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方程式已配平):2NO2-+xI-+yH+=2NO↑+I2+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x =________, y =________,z =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碘化钾淀粉试纸、②淀粉、③食醋、④白酒,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A.NaCl B.KMnO4 C.浓硫酸 D.NH4Cl

(4)饮用水中的NO3-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  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请配平化学方程式:
10Al+6NaNO3 + 4NaOH + 18H2O=□ ________ + 3N2↑。若反应过程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标况下的N2体积为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在周期表中1~36号之间的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B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自旋方向相同的未成对电子,D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E元素在第四周期,E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4,F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s区,其基态原子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
(1)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B、C、D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A与C形成CA3型分子,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C的单质与化合物BD是等电子体,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写出化合物BD的电子式
(4)A2D的沸点在同族元素中最高,其原因是 。A2D由液态形成晶体时密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其主要原因 (用文字叙述)。
(5)已知D、F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若相邻D原子和F原子间的距离为a 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含a、NA的符号表示)。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3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生5.5级地震,据了解,这已经是贵州这个月以来发生的第三次地震。饮用水安全在灾后重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防止灾后疫病使用了大量的各种消毒液,如NaClO溶液,为防止灾后疫病使用了大量的各种消毒液,如NaClO溶液,某学习小组对消毒液次氯酸钠(NaClO)的制备与性质进行研究。
(1)下面是某同学从超市购买的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查询到的部分内容: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8 000~ 10 000 mg/L。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据此分析:
①室温时,他测得该消毒液(NaClO)的pH_______7(填“>”、“=”或“<”),其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有____(填序号)

A.强氧化性 B.强还原性 C.不稳定性 D.漂白性

③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明矾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学习小组同学用石墨和饱和食盐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消毒液( NaClO 溶液)制备,通电时,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为使生成的Cl2完全被吸收,则电源的a极应为___极(填“正”或“负”),溶液中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已知:CO(g)+1/2O2(g)=CO2(g) △H=—283 kJ·mol—1
2H2(g)+O2(g)=2H2O(l) △H=—285.8 kJ·mol—1
CH3OH(l)+3/2O2(g)=CO2(g) +2H2O(l) △H=—725kJ·mol—1
则反应CO(g)+2H2(g)=CH3OH(l)的△H=_______。
(2)工业上合成甲醇一般采用下列反应:CO(g)+2H2(g)CH3OH(g) △H="—a" kJ/mol(a>0),H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压强:P1 P2(填“>”、“=”或“<”)。
(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CO(g)+2H2(g)CH3OH(g) △H="—a" kJ/mol(a>0),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浓度mol/L
时间/min
c(CO)
c(H2)
c(CH3OH)
0
0.8
1.6
0
2
0.6
1.2
0.2
4
0.3
0.6
0.5
6
0.3
0.6
0.5

①反应从2 min到4 min之间,H2的反应速率为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③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B.降低温度C.增加H2的浓度
(4)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该过程,其原理是:通电后,Co2+被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甲醇氧化成CO2而除去(Co3+的还原产物是CO2+)。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共15分)
(1)今有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有机物:

①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②这三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③写出乙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
(2)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制得F、G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A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种;
②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③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出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转化关系:

(1)若甲、乙均为空气主要成分,则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为常见的固体非金属单质,丙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丁为____________。
(3)若乙是生活常见金属单质,丙→丁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丙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则丙的化学式为 (任写1种)。
II.一定温度下,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5 mol PCl5(g),存在平衡:PCl5(g)PCl3(g)+ Cl2(g)。反应过程中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时间
n(PCl5)/mol
n(PCl3)/mol
n(Cl2)/mol
0
0.5
0
0
t1
0.45


t2

0.1

t3
0.4


(5)t1时刻,测得反应吸收的热量为a kJ。PCl3(g)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t2时:v v(填“>”、“<”或“=”)。
(7)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改为往容器中投入0.2 mol PCl5(g)、0.2 mol PCl3(g)、0.1 mol Cl2(g),到达平衡前,PCl5的物质的量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