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的依据是()
A.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 B.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
C.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 D.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
“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要》)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
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