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1)材料一体现了汉代教育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该学制依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主体结构分为三类三段七级。三类指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类型。其特点是缩短了初中等教育年限,确立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相对提高了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地位。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依旧按三类三段七级设学。其特点是:(1)初等教育年限缩短一年,中等教育则延长两年;(2)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3)小学修业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故称“六三三制”。“壬戌学制”后来几经修改,但基本框架未动,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
——《癸卯学制及中国近代学制》
(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学制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从17世纪中叶开始,长老会派控制的苏格兰建立了教区学校网,为各阶级的儿童提供学会读写和获得宗教知识的基本场所。1682年法国建立了基督教学校,教儿童教义问答和基本读写知识。英国圣公会以及其他新教各派也都建立起了“慈善学校”教育贫苦儿童。1717年,普鲁士法律强制规定儿童入小学学习。1600—1800年的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特别是1700年以后。在17世纪以前,学校还是各种年龄的人合在一起学习的地方;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专为儿童开设的学校,识字教育已经成为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
(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教育呈现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1600—1800年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的原因。(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来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寻找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同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
(3)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献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
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英国的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从背景和作用影响方面比较英国内阁制和中国明清内阁制的不同。
(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7月3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各国列强发出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值此中国局势危机之际……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在寻求一种解决,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全与和平,保持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保护各友邦受条约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平贸易之原则。
材料二中国被瓜分,将使全体中国人为共同目的而反对外国统治者……到处表现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为今日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时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使之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欧洲人。……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持满洲朝廷。
――赫德《中国实测论》
材料三 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这部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主仍然享有种种大权,如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远尊戴。但同时也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它还对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了规定,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有获得人身保护等权利。尽管幅度有限,但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第一次以宪法大纲的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第144—145页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摘录: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中华民国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诉、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第406—410页
请回答:
(1)你认为哪一个材料最能说明当时中国未被瓜分的原因?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据材料三,清政府要实行的是什么政治体制?它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不同?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它的进步性体现在什么地方?简要评价材料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前154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除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的地位怎样?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
(4)综合材料一至四,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出的议会与国王的关系怎样?这一法律文件出台后,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怎样的原则?有何意义?
(3)现行英美两国的立法权都掌握在议会(国会)手中,这两个立法机构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方式体现出与雅典
民主政治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