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紞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紞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紞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紞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
【注】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③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绳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 B.即以其事属之摇属:交付。 |
C.无逾祖矣逾:超过。 | D.不可胜计胜:尽。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B.勿辱于县 |
C.师不必贤于弟子 |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D.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 B.或师焉,或不焉 |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闽中法令严核 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④为治当责实效
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 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
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
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④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⑤,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鸟得无情哉?”公应日:“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日:“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④中书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书舍人,太原人。⑤浃和:和睦。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其文辞 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
B.窃寄目偿所愿焉 窃:私下里 |
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燕:通“宴”,设宴席 |
D.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造:建造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系官于朝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
B.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C.此屋不修,且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D.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下列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言事斥守揭阳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B.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 |
C.受约束于下执事 | D.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关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B.范增数目项王 |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D.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酌贪泉而觉爽 | B.烟光凝而暮山紫 |
C.天柱高而北辰远 | D.蟹六跪而二螯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屈贾谊于长沙
A.窜梁鸿于海曲 |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C.目吴会于云间 | D.四美具,二难并 |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秃秃记
曾巩
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绐,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休宁县尉, 与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归。周氏复恚,求绝,齐急曰:“为若出杜氏。”祝发以誓。周氏可之。
齐独之休宁,得娼陈氏,又纳之。代受抚州司法,归间周氏,不复见,使人窃取其所产子,合杜氏、陈氏,载之抚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齐。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1挽置庑下,出伪券曰:“若佣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不听。久之,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行道上乞食。
萧贯守饶州,驰告贯。饶州,江东也,不当受诉。贯受不拒,转运使始遣吏祝应言为复。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惧,则收以归,扼其喉,不死。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瓮水中乃死,秃秃也。召役者邓旺,穿寝后垣下为坎,深四尺,瘗○2其中,生五岁云。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八月也。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张彦博改作寝庐,治地得坎中死儿,验问知状者,小吏熊简对如此。又召邓旺诘之,合狱辞,留州者皆是,惟杀秃秃状盖不见。与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敛之,设酒脯奠焉。以钱与浮图人升伦, 买砖为圹○3,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
呜呼!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二十九日,南丰曾巩作。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
【注】①捽(zuó):揪。②瘗(yì):掩埋,埋葬。③圹(kuàng):墓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绐娶周氏,与抵蜀绐:欺诈,哄骗 |
B.齐急曰:“为若出杜氏。” 出:遗弃,休弃 |
C.若佣也,何敢尔佣:雇佣 |
D.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择:区别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吏遮以告齐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齐独之休宁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买砖为圹既自以心为形役下面全能表现孙齐凶残狡诈的一组是()
①先娶杜氏,留高密②趋归,捽挽置庑下
③使人窃取其所产子④若佣也,何敢尔
⑤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⑥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
A.①④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②③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行道上乞食。
(2)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
(3)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
(2)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李研等群聚寇钞,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杨秉表球为零陵太守。球到,设方略,期月间,贼虏消散。而州兵朱盖等反,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零陵下湿,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掾吏白遣家避难,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所杀伤众。贼复激流灌城,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相拒十余日,不能下。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球募士卒,与尚共破斩朱盖等。
(3)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以日食免。复拜光禄大夫。明年,为永乐少府,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4)初,郃兄侍中鯈,与大将军窦武同谋俱死,故郃与球相结。事未及发,球复以书劝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永乐太后所亲知也。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以次收节等诛之。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又,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出为步兵校尉,亦深劝于郃。郃曰:“凶竖多耳目,恐事未会,先受其祸。”纳曰:“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郃许诺,亦结谋阳球。
(5)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于宫中。节等颇得闻知,乃重赂于璜,且胁之。璜惧迫,以球谋告节,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
(选自《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月间,贼虏消散期:满一个(月) |
B.乃悉内吏人老弱内:辖内,管辖的范围里 |
C.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潜:暗中 |
D.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忤:触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数月,以日食免球复以书劝郃曰 |
B.而久在左右可翘足而待也 |
C.远射千余步,所杀伤众永乐太后所亲知也 |
D.璜用事于宫中乃重赂于璜,且胁之 |
下列句子中,能够表现陈球“善用计谋”的一组是()
①球少涉儒学,善律令 ②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
③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 ④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
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 ⑥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
A.①②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⑤ | D.③④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
(2)凶竖多耳目,恐事未会,先受其祸。
(3)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大奇之对……惊讶 |
B.稍从之追随 |
C.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居住 |
D.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馈赠 |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身体而力践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
B.以疾请还怀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
C.从送之临潼而归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D.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幸承恩于伟饯 |
下列四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
B.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
C.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
D.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
将下列三句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①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②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