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中指出“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这表明梁启超( )

A.主张废除科举制度以选拔实用人才
B.反思科举制度的弊端
C.认为科举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C.因材施教,主张依据对象而进行教学
D.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

下列孔子的言论,反应其“礼”的思想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过犹不及”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悠视。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

历史记载,唐太宗时曾有人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C.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据此回答秦始皇批评的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