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格拉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这表明了他的法律思想中的

A.人人平等思想 B.公正至上的思想
C.自然法的思想 D.理性至上的思想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行政建制——“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B.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