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表明青铜铸造
A.工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 B.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
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 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 |
《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
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
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 |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
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 | 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
下列关于中国传播媒介的“第一”,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是在19世纪70年代 ②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在20世纪20年代 ③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 ④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正式开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产品商标。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五四运动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