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你对该文件有何评价?
(2)上述文件分别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颁布的?这些事件在性质和结果上有何相同之处?
(3)你认为上述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代号填在图中相应方框内。(2分)
A.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地
B.曾把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的地方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三大宗教 |
产生时间 |
产生地点 |
创立者 |
经典 |
佛教 |
公元前6世纪 |
古代印度 |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
“三藏” |
基督教 |
公元1世纪前后 |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
传说中的耶稣(“救世主”) |
《圣经》 |
伊斯兰教 |
公元7世纪初 |
阿拉伯半岛 |
穆罕默德(先知) |
《古兰经》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
(2)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
(3)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4)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
(5)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北师大版教材
(1)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怎样的国情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为什么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材料二: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10月28日,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这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2)材料体现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哪一具体内容?写出该政策在农业方面的规定。
材料三:“苏联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例如,集体农庄的庄员和农民在饥饿的思维线上挣扎,大人、小孩都得了浮肿病,逮着什么吃什么,像动物尸体、烂树皮和沼泽植物的根等人不该吃的东西,他们都拿来吃。由于重工业发展优先,轻工业的发展一直滞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三十年代政治大清洗造成大量冤假案,这些问题阻碍了苏联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训。”
(3)材料三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着哪些问题?(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回答)
(4)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认为从俄国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三大发明成果的发明者的名字 。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的美国1861年—1865年的有关历史,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2=3分)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当时农奴对这次改革的态度怎样?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亚洲和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材料五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4)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哪一事件得到了解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