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 外 提 优

我家养了一只鹅,它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已经四年了。它周身洁白无瑕,淡黄色的双脚和扁圆的嘴,像嵌在白璧上一样;头上那突兀的疙瘩,是它区别于北京鸭的标志。它的步子从容、沉着、稳健。当它昂首挺胸,引吭高歌时,更是显出一副昂扬雄健的姿态。
记得它小时候,穿的是淡黄色的绒装,卧着像一团绒球,轻盈柔和。只有当它走动时,人们才发现它是一只小鹅。它在吃食上,从不计较 ,最爱吃青嫩的草。后来,它渐渐褪下黄衫,换上乳白色的新装。慢慢地它就会自己出外觅食,再也不要我们操心了。
过了半年,我们的白鹅变得高大了。整天跟邻居们的一群鸭子在河里唱歌呀,游泳呀,戏水呀,觅食呀……快乐极了!后来,我发现它似乎当了“司令”了。那些鸭子呢,也都心甘情愿,服服帖帖地听它指挥。清晨,它一路叫喊着走,邻居的鸭子也就纷纷跑出栅门,跟在后面向村外走去。当太阳的余晖染红天边的时候,鸭子们才三三两两地离队进家,它们似乎很有组织纪律,如此早出晚归,日复一日。
一天晌午,鹅竟破例提前回家来了,腿上像灌满了铅,那本来就有点蹒跚的步伐越发迟缓了。它东张西望,神情恍惚,一会儿钻进鸡窝,一会儿又跑出来嘎嘎地叫,最后蹲在鸡窝旁的一堆稻草上,平静了下来,悠闲地衔起身边的草,把它丢在腹下。我猛然意识到它可能要下蛋了。待我再去看它时,它早已悄悄离去了。我欣喜地去察看它蹲过的地方,瞅了又瞅,却什么也没有!我很失望,但我又不死心,便随手去拨那些稻草。啊!一个比我的拳头还大的雪白的蛋露出来了!好大呵!我想:这家伙,真是个机灵鬼儿,下了蛋还用草盖上,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它的“宝贝”!差点儿把我也哄住了。
别看它平时很文静,它对残暴的敌人却毫不示弱,动作竟是那样的敏捷勇猛。记得一个晴朗的夏夜,我们早已睡下了,鹅照例睡在鸡窝旁。突然,一阵鸡的叫声把我从熟睡中惊醒。接着,又是一声尖叫。我侧耳细听,“沙沙沙”“刺刺刺”!好像什么东西在相互搏斗似的。我一骨碌爬起来冲向鸡窝。“啊!”月光下,一只体态修长、嘴巴尖尖、一身褐黄的家伙,拖着长长的尾巴,趴在鸡窝上。两只贼眼闪着寒光,正对着大白鹅。噢,是黄鼠狼!我屏声息气,蹑手蹑足,正想上前助战,只见大白鹅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伸长脖子,张嘴振翅,两眼圆瞪,威武极了!我从未见它这样愤怒过。猛然,它用嘴对准黄鼠狼猛啄过去,那家伙急忙向外逃窜,空气中顿时扑来一股熏人的臊臭味。鸡得救了!大白鹅呢?面对黄鼠狼逃去的方向,引颈高叫了两声,俨然是一位得胜的“将军”!
我望着这位勇敢无畏的“英雄”,回忆四年来它在我家的经历,深深地感到:鹅是平凡的,但又是不平凡的。我爱鹅,爱它洁白无瑕、一尘不染的形象;爱它生活俭朴、团结合群的好品质;还爱它维护弱小、不畏强敌的精神!
(1)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用“ ”画出描述鹅的外形的精彩句子。
(3)“鹅”在“我”家生活了四年,而文中只写了它哪几个生长阶段的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鹅有哪些特点值得我们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仔细观察鹅,补充一下,鹅还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会读阅读课文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靠 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用“√”选择文章括号内正确的词。
(2)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是指()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新社会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A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B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C表现了先到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我会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换活儿”
草棚里住着老黄牛,大青马和小黑驴。多少年来,一直是牛耕田,马拉车,驴磨面,各尽其职,干得不坏。可是,时间一久,它们就不满自己的工作了。
一天晚上,老黄牛说:“我天天跟泥土打交道,真没意思。马兄弟不错,整天拉着车儿到处跑,一路上游山观景,多带劲啊!”
“你知道个啥!”大青马不服气地嚷着,“我天天在外面跑呀,四只蹄子没个停,身上一直流汗,实在累得很呀!我看驴小弟才好呢,干(ɡānɡàn)活连大门也不出,真够舒服的。”
“可不是这样,”小黑驴反驳道,“我天天关在磨( mó mò)房里,眼睛遮起来,啥也看不见,一个劲儿围着磨盘转(zhuǎn zhuàn),转个没完,黄牛老才舒服呢,干活像散步一样。”
“哞——拉车才好呢!”牛说。
“磨(mó mò)面才好呢!”马说。
它们的嗓门一个高过一个,差点儿把草棚顶冲破。
“这样吧!”老黄牛说,“干(ɡānɡàn)脆,咱们把活换一下吧!”
“这个主意好!”大青马、小黑驴都表示赞成。
第二天,它们都高高兴兴地干起新活儿,老黄牛拉车,大青马磨面,小黑驴耕田。
大家干了一天,到了晚上,老黄牛、大青马、小黑驴就互相埋(mái mán)怨起来了。老黄牛懊丧地说:“别说了,我真傻,怎么看上拉车的活儿,车子一上路,便不停地跑,哪有工夫游山观景!”
大青马也垂头丧气地说:“别说了,我原想麻面这活儿不错,谁知不用劲,磨不动,劲用多了,麻盘也被拉塌了。”
小黑驴更为后悔,它说:“干耕田这活儿看着是慢慢悠悠的,但拉起来却很重,我拼死也干不了这活儿,都是老牛哥不好,想出了换活儿这个坏主意。”
算啦谁也不怪谁啦这个主意是大家赞成的大青马叹口气说现在看来大家都觉得还是各自干本分(fēn fèn)的活儿合适以后咱们谁也不要再异想天开啦
就这样它们把活儿又换回来,大家都安心的干好自己的工作。
(1)给带点的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加上标点。
(3)“各尽其职”的意思是:
在本文中指:
(4)根据段意,给文章分段,用“||”标出。
第一段:老黄牛、大青马、小黑驴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第二段:老黄牛提出大伙互相换活儿,就互相埋怨起来。
第三段:它们干了一天新活儿,就互相埋怨起来。
第四段:大家又把活儿换回来,各自安心干自己的工作。
(5)读了这篇文中,你有什么话说?

我会读阅读课文填空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的妈妈呀。班主任温和又严肃的面容和妈妈那满含着忧愁的眼神,好像还在我的眼前。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孤独没有同伴,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1)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一个成语代替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
(3)根据课文回答:
怎样才能是使自己进步,越来越乐观?

我会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嫩绿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
(3)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油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地毡()的校园()的校服
()的打工族()的叶子()的树木
(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___和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
(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

我会读阅读课文填空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我只好笑着承认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  )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  )深深感动了我。”
(1)解释词语。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你是怎样理解画线的句子的?试着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