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其中“2015年取消艺术、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请拟写质疑者和赞成者的不同理由。要求:各写出两点理由。
质疑者:
赞成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唐多令 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 “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①浅,天寒梦泽②深。羊公碑③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鱼梁:鱼梁洲,沙洲名。②梦泽:云梦泽,古代大湖。③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说“读罢泪沾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泪沾襟”的原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家元日①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②,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①此诗作于孟浩然去长安应试的那年春节,即开元十六年。②强仕:指四十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首联的主要意思。
这首诗中间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诗的首联主要写了什么景物,请简析其写景的手法。
“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970年
【注】曾卓(1922-- -2002年)原名曾庆冠。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9年下放农村。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下列鉴赏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用远处和深谷中的森林、小溪等意象渲染了一种幽深凄凉的氛围,可见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压抑的,悲凉的。 |
B.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
C.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但它依然在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可见这棵树尽管处境艰险却依然乐观,热爱着生活。 |
D.这棵树有着坚韧、倔强的特点。尽管可能不被理解,“孤独地站在那里”,却“寂寞而倔强”,可见它的坚守。 |
E.这首诗小巧玲珑,劲健犀利,简练语言中追求着一种"力度",反映了作者人生的大喜大悲转换之快。下列鉴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首先是远景。“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喻指正义的进步的时代潮流,展示了“树”生存的社会环境,“奇异”是说风具有卓尔不凡的品质。 |
B.接着是近景。不管处境多么孤寂,“悬崖的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向往。“倔强”,体现它逆境中的坚定。 |
C.最后是特写镜头。树那凌空欲飞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 |
D.遇磨难而不消沉,经风雨而不易其志,悬崖边的树欲倒却又傲然挺立,可以被看作理想化人格的象征。 |
本诗最后两句能否换成“它似乎即将展翅飞翔,却又像是跌进深谷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