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卖花声
张舜民[注]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 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 (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 (今湖南)酒税。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简要赏析“又看暝色满平芜”一句中“满”字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咄咄:《世说新语·黜免》中记载殷浩被废后,“终日恒书空作字”,有人偷偷观察,发现写的是“咄咄怪事”四字。
(1)本词上阕是如何写景的?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2)本词下阕抒怀顿挫有致,试梳理作者的情感层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水调歌头
林正大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注:①昼锦堂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请说说词中的“大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上下两阙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词中语句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①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⑦。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①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花信: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②幽素:幽情素心。“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全词从哪三个方面反衬了诗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中的“喜”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落 叶
吴嘉纪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斜处,偏惊白头翁。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注】吴嘉纪(1613—1684),字宾贤,号野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绝意仕途,隐居家乡,以布衣终身。全诗是怎样描述秋天落叶的?为什么落叶偏使白头翁“惊”呢?
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它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