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
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为什么属于农民?这一发明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请举出一个属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并结合材料简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07367亿元 |
50150万吨 |
13786元 |
(3)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
错误: 订正: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东西方传播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意大利商人。
错误: 订正:
我国古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在隋唐时期。
错误: 订正:
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常设科目很多,以武举、明经两科最重要。
错误: 订正:
科技成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科技。现在我们回顾建国后有关科技成就。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科技取得那些重大成就?(举2项,4分)
(2)20世纪80年代,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科技,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什么科技发展计划?
(3)为了培养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我国教育采取了哪两项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