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他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站起来,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散发(sàn sǎn) 恶毒(ě è wù)
蠢材(cái chái) 结业(jié jiē)
(2)“有志者事竟成”中的“志”在文中指什么?用“____”画出来。
(3)我们可以看出徐悲鸿是一位________的画家,他不仅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志者事竟成”是一个多字成语,请写出三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句子补充完整:3%
同学观看演出。2.闰土的心里有。
课外类文阅读。
送挚友情深意长
春天的黄鹤楼,鸟语花香,一片郁郁葱葱。在轩(xuān)昂宏伟、辉煌瑰丽的黄鹤楼上,两位诗人正在对酒畅饮,侃(kǎn)侃而谈。
坐在南面的,是诗人孟浩然。他虽然仕(shì)途不得意,但已诗名满天下,此次是离开长安到各地漫游,前几天刚到此地。
坐在他对面的,是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李白比孟浩然小十几岁,此时他刚离开四川不久,尚未进入仕途,潇潇洒洒,自由自在,看着眼前的一切,觉得都是那么美好。李白久仰孟浩然的大名,此次在湖北得以相见,特别高兴。
孟浩然见到诗才如仙、谈吐非凡的李白,也是相见恨晚。几天来,二人一起遍游了湖北的名胜,谈诗艺,谈人生,十分投机,真是“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就要离开此地,沿长江东下,去江苏扬州了。今天,李白特意在依山傍水的黄鹤楼,为自己仰慕的“孟夫子”饯行。从此以后,他们将天各一方,不知何时何地才能再次相会……
船,就要起航了,两人都恋恋不舍。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了船,船终于扬帆而去,而李白还站在江边,痴痴目送那远去的白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孤独的一片白帆,直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水天交接的尽头。诗人心中的激情,也像这滚滚的东流水!这时,一首极为精彩的杰作,在李白的脑海中诞生了: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______”上补充相应的诗句。
(2)在文中找出相应形式的词语。
A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
②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4)李白所写的这首诗的题目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送友人》
课外类文阅读。
江 南
火车在雨下飞奔,
车窗上都是水珠,
模糊了窗外景色。
火车车窗是最好的画框,
如果里面是春雨江南,
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画。
清明之后,谷雨之前,
江南田野上的油菜花,
一直伸展到天边。
只有小桥、河流切断它,
只有麦田和紫云英变换它,
油菜花伸展到下一站,下一站。
透过最好的画框,
江南旋转着身子,
让我们从后影看到前身。
(1)“最好的画框”中的“画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选取了哪些事物来表现江南的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最后一节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仁爱的行动
美国内战期间,亚伯拉罕·林肯经常去医院(安慰慰问)受伤的士兵。一次,医生介绍了一位即将死去的年轻士兵,林肯走到他的床边。
“我能为您做什么事吗?”总统问道。
士兵(显然明显)没有认出林肯,他费力地低声说道:“您能给我母亲写封信吗?”
笔和纸准备好了,总统认真地写下那个年轻士兵能说出的话:
“我最亲爱的妈妈,在我(履行执行)我的义务时,我负了重伤,恐怕我不可能再回到您的身边,请不要为我悲伤,代我吻一下玛丽和约翰。上帝(保佑保护)您和父亲。”
士兵(柔弱虚弱)得不能再继续说下去所以林肯代他签了名又加上一句亚伯拉罕林肯为您的儿子代笔
年轻人要求看一下信 当他知道谁为他代笔写信时他不禁惊呆了您真是总统吗他问道
“是的,是我。”林肯平静地回答,然后他问道,他还能为他做些什么。
“您能握握我的手吗?”士兵请求道,“那将帮助我走完我剩下的这段时光。”
在这个(寂静平静)的房间里,高大的总统握着男孩的手,说着体贴入怀的鼓励的话语,直到死亡款款而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用横线画出使用恰当的词语。
(2)给文章中的第6、7自然段加标点。
(3)给下列词语的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负:
A.背 | B.遭受 | C.承担 | D.背弃 E.享有 |
①负重( ) ②负责任( ) ③负伤( )
④久负盛名( ) ⑤忘恩负义( )
(4)林肯为什么在信的后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能握握我的手吗?’士兵请求道,‘那将帮助我走完我剩下的这段时光。’”此时此刻,士兵心里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手()的图书馆
()的脸蛋儿()的空气
(2)“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