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节选患有肾病的中学生菲菲的日记:
3月7日,自从妈妈决定为我换肾后,妈妈就开始张罗着筹钱,因为那笔昂贵的医药费不是我们这个普通的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
3月10日,妈妈的好朋友将我的情况在电视台播出后,立刻收到无数好心人的捐款,今天妈妈联系好了医院,过几天就要动手术了。真是多亏了那些好心人啊。
5月10日,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如今我能自由活动了。这一切都要感谢妈妈那伟大的母爱,更要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
(1)从菲菲的日记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样的美好情感?这种美好情感有何意义?
(2)联系课本知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孝敬父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同学们在时政播报中收集到了如下新闻材料
材料一:为缓解“择校热”,实现教育公平,秦淮区在南京市率先试点教师“区管校用”,推进优秀教师流动。
材料二:我国正式启动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与国际社会携手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能力。
材料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公众参与和监督,其中明确规定政府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4分)。
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国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依据。()
②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同学们收集的新闻材料中的举措是如何落实上述《决定》要求的?

材料一: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材料二:2014年4月17日新浪微博红人秦火火因网络造谣一审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此前秦火火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系列“不实的报道”,如铁道部向“7·23”动车事故意大利遇难者赔偿近两亿元、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李双江之子并非其亲生……这些不实的报道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1)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改的依据是什么?
(2)打击网络造谣仅靠法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工程。请问: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对人们遵纪守法有何促进作用?
(3)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律的特征的?
(4)网络世界也有规则,在网络中行使权利应坚持的怎样的原则?

第53界世乒赛将于2015年4月26日至5月3日在苏州精彩上演。,苏州是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之后我国首个举办该赛事的地级市,这也是苏州首次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园区某校的九年级某班开设了一节“迎接世乒赛,当好东道主”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同学甲认为:“此次盛会将展示苏州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世界各国更好的了解苏州,但是交通是个很大的问题,乱停车、超速行驶、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屡禁不止。要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只要加大处罚力度就行了。”
同学乙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如: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不守公共秩序等,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国际性赛事,需要每个苏州市民的依法律己,做一个文明的观众。”
(1)请从九年级《做守法公民》的角度,分析同学甲的观点。
(2)运用八年级“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谈谈同学乙的提议,苏州市民怎样做文明的观众?

材料一:苏州市2014年科教文卫统计数据。

注:苏州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已经从1978年的0.65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0.1 9万人。
材料二:2015年,网络热词“创客”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简言之,就是一群依托网络“玩”创新的人。这样的人在苏州也日渐增多:“心意盒子”、“空中警务平台”、“外骨骼”、“3D打印别墅”……在各类创意产业园,在各高校,一批批年轻人集结在“创客”的旗帜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用自己的“桌面工厂”,尝试着颠覆传统的制造模式和消费模式,为你我的生活添姿增彩。这样的“创客”,在现代社会,永远不会嫌多。
(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哪些相关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在表格里填写出九年级思想品德所学内容相对应的理由依据。

材料一:漫画《网络谣言》(下图)

材料二:近年来,微信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不少人喜欢使用微信寻找陌生人的“摇一摇”功能。于是,微信也就同时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出现了不少利用微信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的案件。微信几乎成了“危信”。互联网上制造谣言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网络购物上当受骗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评价漫画中网络谣言制造者和散布者的行为。
(2)材料二的现象给青少年什么警示?
(3)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该如何规范网络行为?
(4)为了净化网络,远离网络危害,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倡议书。
倡议书
网络谣言时有发生,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享受健康网络生活,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远离网络危害,特向全体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①…… ②…… ③……(请完成倡议的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