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也。都因想得其⑤前利。而不顾其⑥后有患。
(1)写出文中“其”分别具体指什么?
A.自己 | B.黄雀 | C.螳螂 | D.树 E.蝉 |
其: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第 ( )组。
①间断 亲密无间
②假日 不假思索
③号召 风号浪吼
④勉强 坚强不屈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第( )组。
①绝妙 舍己救人
②催促 束手无策
③陌生 无价之宝
④来历 呼风换雨
阅读《学者有四失》回答问题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②多:学得过多③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或失则多,或失则易,
然后能救其失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借助下面的注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有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夺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啸。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助于河。
【注释】发鸠:山名。柘木:既柘树。焉:在那里。其状:它的形状。文首:头上有花纹。喙:鸟的嘴。其名自啸: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故为精卫;所以变成精卫鸟。以堙于东海:用来填埋东海。这个故事也叫()
用你的语言写一写精卫鸟的外形。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写一写你读了这句话后脑海里浮现的景象,并写出你的感想。
把下列词语分类并写出名称。
电子琴毛巾被 排球锣鼓衬衣棉被二胡被套
乒乓球羽毛球床单裙子足球裤子钢琴棉衣
乐器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球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装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床上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1)狙公_______ ,曰:“__________。”众狙皆怒。曰:“_________________。”众狙
_______。
(2)_______,鱼相与处于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相忘于江湖。
(3)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诗歌填空。
遥看是君家, 。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 。羹饭一时熟, !出门东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