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婷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并得出了“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同组同学告诉她结论不正确,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实验中,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会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2)完成上面实验后,她又和同组同学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婷婷建议大家用 代替平面镜,找到像以后,她又在像的位置放了一个白色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当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同学们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用三节新干电池,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阻值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同学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小亮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为(如图乙所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中滑片P向 (填“A”或“B”)端移动.
(4)小光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请你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在如图丁的电流表中标出.
(5)根据图象可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 ,原因是 .
小亮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他调好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盐水的密度是 kg/m3.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 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横梁平衡;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 g;
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④用细线系好铝块,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⑤整理器材.
(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 cm3,则铝块的密度ρ= kg/m3;
(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④①②⑤,将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如图A所示是奥斯特实验图,从甲、乙可知: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从甲、丙可知: ;
(2)图B所示是探究 现象的实验装置,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 ,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