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1分)此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1分)
(3)材料三出自什么条约?它是清政府在哪场战争之后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春年的秋天,刚从事文物收藏的小张,从文物贩子手中购得铜镜一面,铜镜背面铸着“贞观29年”字样。不久,小张购得的铜镜“锈斑”脱落,他便到博物馆找文物专家鉴定。文物专家看到铜镜背面的铸字后,立即断定是假文物。
请回答:文物专家是怎样判定铜镜是假文物的?专家还提醒小张,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就能识别铜镜的真伪,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如一。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依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弋履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平!”
请回答:
(1)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唐太宗的这种治国思想收到了什么效果?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它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那么你想过没有,大运河是如何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呢?当我们认真看地图时,你也许会惊讶的发现许多问题:大运河的水流不是一个方向!大运河要穿过“地上河——黄河”!这样看来,大运河的设计者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大运河的开凿是不可能的。
如今大运河还在发挥它的作用。令世人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隶属数十年规划论证后,2002年内动工,你知道“南水北调”工程吗?该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兴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它将是新时期我们对历史的贡献。
想一想
(1).在大运河的开凿过程中,技师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怎样?你能为它做些什么?
(3).现在,人类的沟通交流除了发展交通、加强联系与直接接触外,还有什么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胡曾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怎样?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