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1分)此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1分)
(3)材料三出自什么条约?它是清政府在哪场战争之后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教材中提到:“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请回答:
①请说明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或条件有哪些?

分析材料题。
材料一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2)活字印刷是从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3)《金刚经》、《大藏经》是采用哪种印刷技术印制的?

读图简答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在泰国大城府湄南河支流河畔,有一座很大的帕南车寺,该寺历史悠久,至今香火兴旺。帕南车寺内有一副醒目的对联:“七度使邻邦有名盛记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当地华人以此为骄傲。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七度使邻邦有名盛记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 指的是,它发生在    朝。
(2)这次远航的出发地点是    ,最远抵达    
(3)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什么借鉴?(2分)

如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2)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要求举出两条)

在唐朝,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一位书生对同伴说:“我的八股文甚好,必能金榜题名。”
错误:。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