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教材当中的结论性语句,请填写:
(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         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    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           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而互换,导致           上基因重组。
(3)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                   能力的细胞,叫干细胞。
(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               失控变成癌细胞。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指标
类型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叶绿素a/b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 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野生型
0.28
6.94
8.13
210.86
4.07
突变体
0.32
9.30
5.66
239.07
3.60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上;欲测定色素含量,可先用_________(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2)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叶绿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_________。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_________(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3)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_________μmolCO2•m-2•s-1。经分析,研究人员认为CO2浓度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右图)。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_________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_________(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重入侵区
轻入侵区
未入侵区
植物
覆盖度
紫茎泽兰覆盖度(%)
67.2
20.3
0
当地植物覆盖度(%)
3.1
45.8
52.5
土壤
微生物
总真菌数(×104个)
17.9
5.8
8.3
固氮菌(×105个)
4.4
2.9
2.2
硝化细菌(×104个)
8.7
7.8
7.2
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
NO3-(mg/kg)
92.0
27.9
15.7
NH4+(mg/kg)
53.0
15.3
5.3
植物可吸收磷(mg/kg)
8.7
3.4
2.6
植物可吸收钾(mg/kg)
351.0
241.5
302.8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 ,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 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中,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 (液体、固体)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
②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 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__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 调节。
(4)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 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此病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1)研究人员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组,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1。

① 胸腺是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 ,原因是
② C、D、E组结果与 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 作用。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 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2)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24h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2。

① 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是用 培养液培养细胞,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
② 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 ,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 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 (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 而丢失。
② 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 (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 (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 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 ,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4/16的原因是
(3)现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雄兔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
① 在培育荧光兔的过程中,可用 法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兔子的 (细胞)中。
② 为了确定基因G所在的染色体,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则G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