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
蔬菜儿歌库
小辣椒,真漂亮,穿红戴绿俏模样,有的细长脑袋尖,有的胖胖肚子圆。
南瓜兄弟长得胖,摸一摸,硬邦邦,等它换了黄衣裳,大家搬它进厨房。
番茄人人爱,个个红又圆,看起来像灯笼,吃起来酸又甜。
胡萝卜,地下长,身子细长好营养,维生素有A、B、C,多吃身体长得壮。
1.这首儿歌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蔬菜。
2.这些蔬菜中,我最喜欢吃________,因为________。
3.你认为各种蔬菜都要吃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
①今天晚上的电视是中日女排决战。放学后,我飞快地往家跑,想看看这场最(引诱 吸引)人的排球比赛。街上的先人也都是那么急匆匆的,仿佛生活节奏一下子加快了。
②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想起今天不是星期六,我沮丧极了。妈妈不让我在星期六以外的时间看电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准破例。看样子这场球赛看不成了,除非……
③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我(亲热 热情)地叫了声“妈妈”!
④“哎,你回来了!”妈妈正从网篮里往外拿面包,(显然 果然)是刚买的。要是平时,我早就……可今天我无心瞧它。
⑤“咱女排赢了美国队”!“妈妈,可真帅”!我转弯抹角肝采取“迂回战术”。“你呀,就知道赢,赢,赢!除了这个,你就看不到别的更重要的东西?”妈妈笑了笑说。
⑥更重要的东西?今天晚上,对全国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中日女排争夺冠军这场球赛更重要呢?也许,妈妈的话里(隐藏 隐含)着另一层意思,我思索着。看着妈妈,我突然发现她今天的声音有点儿特别,神色也与往常不同。我来不及细想,说经:“妈妈,今晚电视,嗯,卫星转播的比赛实况,唔,是……”心一急,舌头也不听使唤了。
⑦“噢,是咱们女排日本决战!我,嗨!”
⑧妈妈扑哧一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眼角上细密的鱼尾纹也一下子舒展开了,“别我我的了,去,去看吧。”
⑨我的天,这么爽快!这反而使我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耳朵。我一把抓住妈妈的两只手,好像怕她一动就会变卦似的。“真的”?妈妈点点头,我乐一句话也说不出,拨腿就往放着电视机的套间跑去。“慢着。”妈妈却伸手一拉,我心里忽的一沉:“嗯?”“别光顾高兴,想想今天为什么破例。”妈妈说着,塞给我两个面包。破例?是呀,为什么呢?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妈妈也一样关心着这场比赛的胜负,这真是一个小小的排球,牵动着十几亿人民的心呀!
(1)下面几个词语,哪个当文章的题目最恰当,填在文章前横线上。
决战 关心 破例
②划掉文章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③把文章分成四段用“‖”在文中标出。
④把正确的答案用√标出来。
(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来,在句后的括号里打√
A.写“我”观看中日决赛的事。( )
B. 写妈妈破例让我看中日女排决赛的电视。( )
C.写中日女排决战这场球赛。
(3)下面哪句话最能正确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句后的括号时里打“√”
A.反映我急切观看中日女排决赛的心情的。( )
B.表达人们关心祖国荣誉的爱国之情。( )
C.说明妈妈有一颗游子之心。 ( )
(一)课内阅读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话题说的?请用__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语。(只划一个)
(2)文中加点的句子和它后面的句子的关系是( )
(3)认真默读第一句话,把你从中获取的信息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京张铁路,要开凿很多隧道,作者只选写了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情况。从中你学到了( )写作方法。
读中学法:认真读下面的一段话,领悟作者的写法再仿写。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上面这段话节选自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写她的和父亲在法庭上网页的情形,先写了见面的场所,再写她见到父亲的( )和( )。让我们感到李大钊被捕后,虽然被严刑拷打,但他的信仰没有改变。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定你和XX见面的情形。要写出见面的时间、地点、对方的衣着,神态,以及你看到他(她)的心理活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挑水
一天,妈妈叫我去挑水,我说:“怎么能挑得动一担水呢?”妈妈说:“试试嘛。”“好吧!”我答应了。
我挑起桶走到李奶奶家的井台上,先放下一只,再把另一只桶挂在水担钩上,伸进井里,左摆一直,右晃一下,好不容易才打进小半桶水,可把我气急了!我把姐姐找来,把挂着桶的水担塞到姐姐手里。姐姐边做示范边耐心地对我说:“你先把桶靠近井壁一边,再用力往另一边拉,紧接着往下一按,水就会灌满桶的。如果还不很满,你可以把桶提起来,离开水面,然后再往下一蹲,水一定会灌满桶的。”说着,姐姐把那桶水灌满了,像是没费力气就提了上来。
我把另一只桶挂在钩上,伸进水里,学着姐姐的样子做了,果然,水就乖乖地灌满桶了,我也把这桶水提了上来。我把两桶水分别挂在担钩上,弓下腰,侧开步子,挑起了这担水,我摇摇晃晃地往前走,没走出五步,肩膀就疼起来。我用手使劲往上托住水担,脸涨得通红,脚步歪歪扭扭的,没有个准儿,半道上,我实在挑不动了,只好让姐姐替我把这担水挑到了家里。
妈妈对我说:“你第一次挑水,能挑半桶也就可以了。”
第二天,我挑着两个半桶水还在道上歇了一次,才到家里。就这样我还是累得直喘粗气。但我并不灰心,坚持天天半桶半桶地挑。
现在,我挑起一担水,在路上不用歇息,也可以不摇不晃地挑到了家里。
妈妈瞅着我稳实的步子,说:“挑水这活你已会干了,记住,万事开头难,只要有决心,什么也能学会。”
(1)概括第一部分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我第一次挑水时打水的句子。
(3)把描写姐姐打水动作的词语按顺序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姐姐打水的动作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过去我挑两个半桶水(怎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挑起一担水(怎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文中学到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钻石
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在地里干活的人差不多都收工了。有个姓魏的姑娘还在挥舞着镢头。她刨的这块地太硬了,一镢头下去只能挖一个小坑。他刨呀刨,胳膊都酸了。突然一个能体透明的晶块,随着镢头蹿出地面,跳到眼前。姑娘弯腰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直灼眼睛,令人目眩。
“呀,这不是钻石吗?”姑娘认出来了,高兴得喊起来。
小魏拾到钻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小山村沸腾起来,乡亲们都来看钻石,不时发出赞叹声,有的向姑娘投来羡慕的眼光,有的说,小魏捡到的这颗宝石简直是无价之宝。
夜深了,乡亲们都走了,姑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起九岁那年的一天,放学走到村头的小石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等什么。她上前一问才知道,老奶奶捡到一个钱夹,里面有一大笔钱,坐在这儿等候失主已经好久了。她征得老奶奶同意,陪着老奶奶把钱夹交到公社。公社党委书记夸她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她也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
她又想起在金鸡岭度过的那个难忘的日子,孟良崮战斗中倒下的英雄就长眠在这一带。同学们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公社团委书记告诉大家,当人们在血泊里收殓到这位负伤三十多处的女英雄遗体时,发现她还死死咬着敌人的一片耳朵。
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想着想着,她心里踏实了,于是她坐起来对家里人斩钉截铁地说:“我打定主意了,把这颗钻石献给国家。”
第二天,鸡还没叫,姑娘就上路了。当她走进县委大院,把用绸布裹着的稀世之宝双手献给国家的时候,在场的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仔细打量着这位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儿,柔和安祥的眼睛,从容不迫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没有炫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
(1)根据意思找出相应词语。4分
a.光线强烈,使人感到眼花。( )
b.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c.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d.不慌不忙,十分镇静、沉着。( )
(2)用“___”划出文中一个比喻句。2分
(3)找近义词。无价之宝——()
(4)回答。5分
A.“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小魏要做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们也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中的“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指什么?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