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 。在第1次实验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为 J。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 。
刻度尺是测量____________的基本工具,左图所示的测量中,木块长度是____________厘米。
要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提供的器材包括:小灯泡,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请用笔画线将图a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端(选填“左”或“右”)。
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串联,则电源电压为V
小华在实验过程中,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小灯泡亮度将(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在实验过程中灯泡突然熄灭.经判断,电路故障是小灯泡或电流表被烧坏.查找故障时,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他把一根导线并联在电流表两端,小灯泡仍不发光,据此可判断电路故障是.
(5)在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中,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比较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
D.小卡片容易扭转 |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
毛巾 |
棉布 |
木板 |
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
大 |
较大 |
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 |
18.30 |
26.83 |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