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杈和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坚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按要求查字典,填空。
卧: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瞬: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音节。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照样子,写词语。
冷冰冰:
肥肥壮壮:
(4)仔细读2~5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3分)
发现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5)文中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请说出理由。(3分)
(6)请你结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用几句话来奉劝人们要善待动物。
吃豆 包(10分)
有个年轻人,特别喜欢写作,可写出来的稿子总也发表不了。他特别生气,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埋怨编辑没眼光。
他的母亲是个退休教师。一天上午,她把自己的同事请来几个,给儿子的作品会诊。那些老同志心直口快:文章虽然长,但是很空洞,没用的东西写得太多。年轻人听了很不服气,就和他们争论起来。大伙一看,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就纷纷站起来走了。
送走了客人,年轻人觉得肚子饿了,就问母亲:“中午吃什么呀?”母亲说:“我给你蒸了豆包。”年轻人高兴了,因为他特别爱吃豆包。拿过一个来,咬一口,咦,怎么没见馅呀?又吃了一口,还是没馅。他掰开一看,这叫什么豆包呀?一共才三四个豆。他就问:“妈,这么大的豆包,一共才这么几个豆,叫人怎么吃呀?”他母亲微微一笑,说:“孩子,那么长的文章,才那么点儿有用的东西,叫人怎么看呀?”年轻人听了脸一红,不再说什么了。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
①性格直爽,有话就说。( )
②指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用的内容和空话较多。 ( )
(2)《吃豆包》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伙“纷纷站起来走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年轻人听了脸一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文章没有内容,就像_______________。(2分)
(4)这个故事对你在写作方面的启发是:。(3分)
野 菊 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引人注目,因为它不过是一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上衬托着小小的黄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丽华贵。但它生命力很顽强,花期也长,到了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清凉凉的,没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病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还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来。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一杯,尝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呢。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 我爱它的朴素 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正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要向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求给予 给予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依然( )惦记( )
(2)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给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我”喜欢野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轻松答。(16分)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 )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 )画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 )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 有位老人从他们的身边经过 听见了他们的话 老人走上前去 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 你的耳朵虽然坏了 但是眼睛还是明亮的 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 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 你的眼睛尽管瞎了 但耳朵还是灵敏的 为什么不改学弹琴 孩子们听了 心里一亮 他们擦干眼泪 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来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xiāo)的干扰,使精神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饮( )誉天下。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那个老人,他们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分)
(3)用“//”在文中给短文分分段。(2分)
(4)写出近义词。(4分)
名扬四海( )恰巧( )
干扰( )埋怨( )
(5)写出下面事情的原因。(3分)
①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孩子们名扬四海,饮誉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____”画出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1分)
(7)当两个孩子埋怨命运不公的时候,是谁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画出他所讲的话。(1分)
(8)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12分)
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脚底下,( )的村庄( )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好好瞧瞧吧 亲爱的孩子 父亲( )地说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给短文第2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2分)
(3)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目的( )地交叉( )
(4)用“假如……就……”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茅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茅士绳结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五十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掉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这位朋友答到:“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以局部的牺牲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即使遇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果断的取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舍弃—() 果然—() 果断—()
(2)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3)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4)亚历山大剑砍绳结,说他是“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想一想,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会怎样呢?(3分 )
(5)孩子果断地“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他这样处理正确吗?如果是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