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H2 ②Cu ③Na2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碘酒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写序号):
分类标准 |
混合物 |
氧化物 |
电解质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
|
|
(2)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水溶液 。
⑤的水溶液与⑥的水溶液混合 。
(4)质量都是10 g的HCl、NH3、CO2、H2四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小的是 ;密度最小的是__ ____。(填分子式)
(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 8HNO3 (稀) = 3Cu(NO3)2 + 2NO↑ + 4H2O,__ __ __是氧化剂,__ __ __元素被氧化,参加反应的HNO3中,n(HNO3)被还原∶n(HNO3)未被还原= ,当有6.4gCu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Ⅰ)自然界里氮的固定途径之一是在闪电的作用下,N2与O2反应生成NO。
(1)反应需要在闪电或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说明该反应_________。(填字母)
A.所需的活化能很高 B.吸收的能量很多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
1538 |
1760 |
2404 |
平衡常数K |
0.86×10-4 |
2.6×10-4 |
64×10-4 |
该反应的△H 0。(填“>”、“=”或“<”)
(3)2404℃时,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6mol N2和2.6mol O2,计算反应N2(g)+O2(g) 2NO(g)达到平衡时NO的浓度为。(此温度下不考虑O2与NO的反应。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5分)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 C(g)+D(g),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2v正(B)=v逆(D) D.c(A)=c(C)
(2)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 ,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7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A)=1.1mol,n(B)=2.6mol,n(C)=0.9mol,n(D)=0.9mol,则此时该反应 进行(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2SO2(g)+ O2(g) 2SO3(g) △H =" a" 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完全转化为1mol SO3(g)放热99kJ。请回答:
⑴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
⑵E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 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某不锈钢(主要成分为Fe)样品中含有铝、铜、硅等(其它成分忽略),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铁的含量,有人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1)取样品a g,称取时使用的主要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
(2)滤液A中溶质主要含有_______、__ __ _(写化学式);
操作①的名称,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溶液B生成红褐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所得Fe2O3固体称量得质量为b g,计算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百分数的表达式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
(5)如何验证滤液A中含Fe2+,而不含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称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后者(填>、<或=)。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熔融的KNO3③氨水④铝⑤Cl2⑥酒精(C2H5OH)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4)SiO2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也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写出工业上用石英制备粗硅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8分)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
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红色出现,则甲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写出甲→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