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一读,完成练习。
公鸡和母鸡
公鸡抖了抖五彩斑(bān)斓(lán)的羽毛,摆了摆鲜(xiān)红的冠(guān)子。他对站在旁边的母鸡说:“你看我多漂亮,而你们呢?要么一身黑,要么一身黄,有的还一身麻(má)点点的,难看死了。”母鸡听了,马上回敬(jìng)了一句:“我的装(zhuāng)饰(shì)是没有你美,但我可以每天下蛋(dàn),能为人类造(zào)点福(fú),而你呢?”公鸡连忙趾(zhǐ)高气扬(yáng)地说:“我每天一大早就喊他们快起来上工。”母鸡又回敬了一句:“光(guāng)叫人家做工,自己却什么都不做,亏(kuī)你有脸说得出口!”一句话说得公鸡的冠子更红了。
1.读一读,给下列词语找到合适的解释,再标上相应的序号。
(1)五彩斑斓    (2)回敬    (3)趾高气扬
(      ):形容色彩鲜艳繁多。
(      ):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      ):用作反话,表示回击。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立刻——(      )
3.用“______”画出描写公鸡样子的句子。
4.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我喜欢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喜欢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喝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 :“伙计 ,你还是绕道而行吧 !不然 , 我把你劈行落花流水 。” 溪水说 :“ 我前进的道路是不可改变的 , 宁可粉身碎骨。” 说完, 挺身上前 。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 , 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溪水依然唱着歌儿。“哗哗”地流着……
(1)请给短文加一个题目。
(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3)照样子,写词语
又蹦又跳

(4)在短文中找出至少四个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抄写下来。

(5)用“”画出溪水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句子。
用“”画出石头阻挡溪水最后结果的词句。
(6)不改变句子原意,把下面一句话换个说法。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在小溪里。

(7)读了这寓言使你明白什么道理?

《颐和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1)从划“ ”的句子中,我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的顺序写的。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看到的楼台亭阁;再写登上(),站在()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
(2)葱郁的“郁”字,音序是( ),部首是(),除部首外查( )画。在字典里有3种意思,请在正确的序号后打“”。①香气浓厚;②(草木)茂盛;③(忧愁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2分)
(3)文中“慢慢地滑过”,我觉得“()”字用得贴切,因为从中能让人体会到( )。(3分)
(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①天上的星星多得像();亮得像()。
②我们学校美得像();舒适得像()。

课外阅读。
仰望布达拉
进入了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zhuànɡ chuánɡ)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的猎猎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jī jǐ)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经(fān fán)的倒影一起映入湖里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站在八(kuòɡuō)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以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
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2)短文中作者分别在哪几个地方看布达拉宫。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①高高地直立。()
②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4)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6)跟“看”有关的词有“眺望、看见”,请写出三个表示看的词。

(7)读了这篇短文以后,布达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内阅读。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得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就靠者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②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本文选自
(2)第一自然段第①句话在文中起着的作用。
(3)找出第一自然段第①句话中的动词,用“△”划出来。(4分)
从这些动词可以知道
(4)多音字组词。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瞭望()陡峭()智慧()
(6)理解画“”的句子。
①“多少”表示
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
③“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
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7)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①“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指
②缩写上面的句子:

③把上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8)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精彩赏析阁。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chà chā)不多 一行行(xínɡhánɡ)
所向披(mǐ fēi)鸟(kàn gǎ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宏大--( ) 鸟瞰--( )
发掘--( )
(3)这段文字除了用数字说明,还加上了恰当的联想,请用“”画出表示联想的句子,并说说这样联想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