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类文阅读。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小朋友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图书馆里有许多图书。小朋友们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板凳上,准备接受人生的第一课。
一位老师走到小朋友的面前,微笑着说:“小朋友,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小朋友们齐声答道。
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书。然后,她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童话故事。
“小朋友,”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讲了一个故事,他那幼稚的童声在图书馆里回荡。
虽然这位小朋友讲得语无伦次,但是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故事记录了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有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了一个“爸爸”,画了一个“妈妈”,还画了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她又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还在封面上写上了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及“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从小朋友们写的一本本“书”中,随意抽出了一本,高高地举着,说:“小朋友,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可见,写书并不难。因为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我相信,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作家。”
课结束了,小朋友们都很高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老师的某一种“灌输”。
(1)写出近义词。
精美—— 幼稚——
(2)根据意思写成语。(在文中找)
①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
②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
(3)仿写词语。
不知不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老师的“某一种‘灌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鼠啃树皮
一只小松鼠在树上啃树皮。
一只小獾看见了,说:“唉,看来小松鼠家没吃的东西了,要啃树皮充饥了。”
一只熊听到了獾的话,说:“你真不懂,小松鼠啃树皮,是在磨牙齿。”
“你胡说,他一定是缺少吃的!”
“不,肯定是在磨牙!”
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小松鼠说话了:“两位先生,你们都说错了,我既不缺吃的,也不是在磨牙。”
“那你为什么要啃树皮?”獾和熊一齐问。
“我是在吃糖。”
“吃糖?”
“是呀!”小松鼠点了点头,“我喜欢吃甜食,这树皮下的韧(rèn)皮层中间含有一定量的糖分。”
獾和熊都低下了头,他们都为刚才自己的不懂装懂脸红了。
1.短文写了一只小松鼠在树上__________,小獾以为小松鼠是在__________,熊以为小松鼠在__________,其实小松鼠是在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表示小松鼠啃树皮的原因的句子,读一读。
3.读了故事,我知道:我们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蝌蚪
青蛙妈妈在溪边产了摊卵。在温暖的春风里,在和煦的阳光下,孵育出一群黑乎乎的长尾巴的小蝌蚪。
小蝌蚪整天在清清的溪水里游来游去,不断变换着队形。它们纷纷散开,像一串黑珠洒落水面;黑珠渐渐聚拢(lǒng),犹如一朵翻腾的黑云;云儿慢慢扩散,伸展开来,成了一条飘选(yì)的绸带;绸带旋转着,忽而成了陀(tuó)螺(luó);陀螺潜到水底,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溪水在阳光下闪亮。
小蝌蚪快乐地在溪水里游玩,玩得忘了回家。累了,它们拥抱在一起,团聚在水草底过夜。在轻柔的月光下,它们做着甜蜜的梦,梦见自己______________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谁)。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整天在清清的溪水里游来游去,不断变换着队形,像 ____________ ,像____ ______,像_____ 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
3.续编结尾。
在轻柔的月光下,它们做着甜蜜的梦,梦见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完成练习。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村里的人们收到了警报,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的时候,村民们也都聚集到海岸边,毫不懈怠地举起灯笼,照亮勇士们回家的路。
1.文中“紧急关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2.收到了警报,救援队______________;村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蟋蟀和蚯蚓
在一块荒地上,蚯蚓和蟋蟀相遇了。
蟋蟀指着荒地说:“蚯蚓大哥,这么好的一块土地怎么能让它荒芜呢?”
“对,不能让它荒芜。蟋蟀老弟,让我们同心协力把它开垦出来。”蚯蚓赞同地回答。
“不过,要把它开垦出来,那可不容易啊!”蟋蟀考虑了一下,有点犹豫了。
“要办成一件事,哪有不费力气就成功的。”蚯蚓说,“让我们马上就动手干吧!”
“这……”蟋蟀想打退堂鼓,但想到事情又是自己提出来的,只好硬着头皮说,“好吧,试一试。”
蚯蚓一头扎进地里,日夜不停地耕耘,他争分夺秒,甚至连把头伸出地面歇一会儿也不愿意。蟋蟀找到一个小洞钻了进去,尽量使自己待得舒服些,嘴里不停地喊着:“干呀!干呀!”就这样,一直喊到现在。
1.短文共( )节。
2.开垦荒地前,蟋蟀和蚯蚓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用“______”画出蟋蟀说的话,用“”画出蚯蚓说的话。
3.开垦荒地时,蚯蚓和蟋蟀的表现完全不同。请用“”画出描写蟋蟀表现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蚯蚓表现的句子。
4.读了《蟋蟀和蚯蚓》,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完成练习。
星期三该用红书包。哎!这只书包有点奇怪。背上它,觉得特别轻松。“准是早饭吃得饱,有力气。”马鸣加这么想着,快活地朝学校奔去。
走进教室,班长向他收作业本。马鸣加打开书包。啊?怎么是空的?马鸣加羞愧难当,真想一头钻进书包里去。
1.马鸣加背上书包,觉得特别轻松。他以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鸣加背上书包,觉得特别轻松的原因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