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2)仪器a的名称是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              ,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品发黄的原因                                                    
II.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        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无色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Ba2+、NO3、SO42、AlO2、Cl、CO32等,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该溶液,试纸显蓝色;
②取溶液少许,加入铜片和稀硫酸共热,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立即变为红
棕色;
③取溶液少许,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有白色沉淀出现过
④取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能部分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⑤取实验④后的澄清溶液,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①中,下图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2)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在可能存在的离子中,只要对前述某一实验步骤中的试剂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____
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①中溶液能导致试纸变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产生沉淀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制备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设计了A、B两套装置。并查阅到下列资料,“在加热情况下,卤素和碱液发生如下反应:3X2+6OH-X-++3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能否省去盛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能否省去盛浓硫酸的洗气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A中能否省去盛冰水的烧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B中制备时发生的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B中a端应接电源的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法测定微量碘化物时,必须利用“化学放大”反应将碘的量“放大”,然后再进行测定。下面是“化学放大”反应的实验步骤:
①向含微量I-并且呈中性或弱酸性溶液里加入溴水,将I-完全氧化成,煮沸去掉过量的Br2
②向由①制得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性KI溶液,振荡使反应进行完全;
③在②得到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Cl4,振荡,把生成的I2从水溶液里全部转移到CCl4中,用分液漏斗分液去掉水层;
④向③得到的CCl4层加入肼(即联氨H2N—NH2)的水溶液,振荡,使I2完全以I-形式从CCl4层进入水层,用分液漏斗分液去掉CCl4层。
经过以上四步得到的水溶液里,含有通过反应而“放大”了的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右图所示的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的操作步骤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旋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到一个烧杯里,当下层液体全部流出活塞的细孔时,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④旋开活塞,将留在颈部的下层液体放出到盛接下层液体的烧杯里。
(3)若忽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损失,经过一次“化学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I-的量的____________倍。经过n次“化学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的量的________倍。

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 ℃左右时升华。如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变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乙)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丙)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杯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铝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_____,装置(丙)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其原因是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