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古罗马神话中的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她身穿白袍,右手提天平,左手执剑,双眼蒙布。如今在世界各地很多法院的门口都可以看到朱斯提提亚的雕像,雕像的背后大都刻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古罗马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对该女神像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双眼蒙布,表示摒弃亲疏远近,理性客观
②左手执剑,代表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威
③右手提天平,象征公平裁判、人人平等
④身穿白袍,象征一身清白、刚正不阿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
|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
|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
|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
|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
|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
|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
| C.维护贵族的利益 |
|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
唐代与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举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
| B.宰相位高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
|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
|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