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皮鞋美国货,二块洋钿买来个;三日穿过贼贼破,四穿凉棚洞眼多;五(嗯)看罪过勿罪过,六(落)去还要重买过;七(切)记勿买外国货,八(百)样东西拆烂屙;九(究)竟要买啥个货,十(实)实在在中国货。”这首宁波话数字民谣直接反映出
①美国商品价廉物美 ②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 ③宁波民众提倡国货 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
| A.深圳特区 | B.海南特区 | C.港澳特别行政区 | D.上海浦东 |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B.开放上海浦东 |
|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指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
| C.发展乡镇企业 | D.进城打工 |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
|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以下认识中,符合全球史观的是()
|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
|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
| D.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