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迷小东想知道辽宁舰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把同一金属块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记录数据如下:
液体 |
次数 |
体积 |
A示数/N |
B示数/N |
浮力/N |
甲 |
1 |
0 |
5.0 |
2.0 |
0 |
2 |
一半 |
4.1 |
2.9 |
|
|
3 |
全部 |
3.2 |
3.8 |
1.8 |
|
乙 |
4 |
0 |
5.0 |
2.0 |
0 |
5 |
一半 |
4.3 |
2.7 |
0.7 |
|
6 |
全部 |
3.6 |
3.4 |
1.4 |
(1)表格中空缺的数据应为 N.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有关.
(3)分析比较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可知: .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ρ甲 ρ乙.(选填“<”、“=”或“>”)
用如图所示器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⑴在图上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⑵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
⑶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钩码重1.5N,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
拉弹簧测力计的线端通过距离S/m |
有用功W有用/J |
总功W总/J |
0.6 |
0.4 |
0.3 |
0.24 |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⑷若用上述装置提起重1.5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ŋ1;提起重3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ŋ2,则ŋ1ŋ2(填“>”、“<”或“=”)
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
(2)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小亮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W)、滑动变阻器(50Ω1A)、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是小亮同学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3)小亮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小亮同学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同时,眼睛应注视(选填序号)。
A.小灯泡亮度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D.滑动变阻器滑片
(5)小亮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应将滑片P向端移动(选填“A”或“B"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Ω。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的作用。
(6)小亮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将小灯泡换成多个定值电阻R,保持电示数始终为如图丙所示,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并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若不更换其他器材,为了能够完成实验,更换的电阻阻值不能够大于Ω。
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到弹簧时,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使用弹簧测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在的位置,若不在此位置,应进行调整后再之使用。
(2)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N。
(3)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中倒人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人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
(4)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图丙所示的水块受到的浮力,为N,木块的密度为kg/m3。
(5)如果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将该木块全部拉入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6)如果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人水中,然后取出木块直接测量木块的重力,从理论上分析,按这样的实验顺序测得的木块密度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其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当烛焰距凸透镜6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