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I.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称量5.00 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 mol·L—1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 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 mol/L KMnO4溶液19.98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玻璃棒、          
(2)步骤二中加入锌粉至黄色刚好消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测得该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步骤二中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足,则测得的铁含量         (选填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II.结晶水的测定
(6)采用热重分析仪测定三革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在100℃时的失重率为a%,则晶体化学式中结晶水的个数x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三草酸合铁酸钾的摩尔质量M(K3[Fe(C2O4)3]) =510g/mo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蒸馏是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常用方法。下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常用装置。

(1)图中明显的错误是
(2)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3)实验时,A中除加入适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其作用是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8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备Cu(NH3)xSO4·H2O.并测量x值。

【Cu(NH3)xSO4·H2O制备】见图1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C中CCl4的作用是
(3)欲从Cu(NH3)xSO4溶液中析出Cu(NH3)xSO4·H2O晶体,可加入试剂
【x值的测量】见图2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0 .4690 g晶体[M = (178+17x)g/mol]于锥形瓶a中
步骤二: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滴加l0%NaOH溶液
步骤三:用0.5000 mol/L的NaOH标液滴定b中剩余HCI,消耗标液16. 00 mL
(4)步骤二的反应可理解为Cu(NH3)xSO4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x值的计算与论证】
(5)计算:x =
该学习小组针对上述实验步骤,提出测量值(x)比理论值偏小的原因如下:
假设1:步骤一中用于称量的天平砝码腐蚀缺损;
假设2:步骤二中 (任写两点);
假设3 :步骤三中测定结束读数时,体积读数偏小。该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
针对假设l,你对实验的处理意见是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下面一系列反应制得:
①Na2CO3+SO2 =Na2SO3+CO2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④Na2SO3 + SNa2S2O3
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下图安装好装置。

请问:仪器2的名称为,装置6中可放入

A.BaCl2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标定溶液的浓度: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操作②是减压过滤、洗涤、,其中洗涤操作是用(填试剂)作洗涤剂。

(2)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置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294g/mol)0.5880克。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14H+=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 I2+2S2O32-=2I-+S4O62-,滴定终点的现象为,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mol/L。

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请指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中两个明显的不足:①;②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SO2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SO2直接导致。为此,SO2通过品红水溶液后,引起品红褪色的微粒可能是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SO32,不是H2SO3。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 其理由是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溶液各20mL加入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0.1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和20mL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明显较快。小组同学分别比较了两种溶液中各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