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下课后,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一天,学校的魏校长把学生召集在一起,问大家:“读书为什么?”有的同学回答:“能发财致富。”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响亮 轻声 想了想)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从(那 哪 拿)时起,已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大 伟大 宏伟)志向。教他历史的高老师知道后,非常赞赏,就亲切地对周恩来说:“我们灾难深重(chóng zhòng)的国家多么需要革新图强(qiáng qiǎng)的人啊!”为了鼓励周恩来不断进步,高老师赠给他“翔宇”的名字,还说:“一个有志于革命救国的少年,应该像扶摇直上的大鹏鸟,永远翱翔于宇宙之中。”
(1)在括号中正确的拼音、词语上画“√”。
(2)找近义词。
赞赏( ) 鼓励( ) 翱翔( )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反映了周恩来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乌龟和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无法爬上来了。
1.这篇短文共有( )小段。
2.“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__________________,“那儿”指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的意思是(用“√”表示)
(1)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
(2)不区别情况,不听别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
(3)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
阅读乐园。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们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一片更红的。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一张贺卡,送给我的老师。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记得今天是老师的节日。
1.填量词。
一( )图画一( )小诗
一( )贺卡一( )枫叶
2.请你用“_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枫叶颜色最红的句子。
3.你会在送给老师的贺卡上写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内容我知道。
就让它( )的枝叶,( )您的窗口,夜夜和您( )。绿叶在风里( ),那是我们( ),帮您( )一天的疲倦。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的山树
秋天,我们村更美了。山坡上的枫树红得耀眼,松树绿得发亮,槐树、杨树的叶子变黄了。山脚下的柿子树像挂了一个个小灯笼,山楂树像缀(zhuì)满了大红珠子。果园里各种果子都成熟了,黄澄澄的大鸭梨、红彤彤的大苹果挂满了枝头,是那么鲜艳,那么惹人喜爱。
1.按短文内容填空。
( )的大鸭梨 ( )的大苹果
红得()绿得( )
柿子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楂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有_______句话,第_______句话描述了果园里的果子。
3.读了这篇短文我觉得秋天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乐园。
秋天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黄的、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_________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秋天的_________。第2自然段写秋天的_________。
2.第2自然段有_________句话,第_________句写果子的品种。第_________句写果子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