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 cm.
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
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
②接通电源,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
③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6点所示;
④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⑤通过测量和计算,判断出小车沿平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利用该同学测量的数据可以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
(2)若该同学在实验中用量角器还测出了平板斜面的倾角θ,且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则在以下物理量中,还能计算出(填字母序号)。
A.小车的质量 |
B.小车与平板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C.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
D.小车滑下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
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长金属板B与铁块A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A和B,B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铁块A的质量m=1 kg,金属板B的质量m′=0.5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相对于A向左匀速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拉力F=________N。(取g=10 m/s2)
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编号依次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请根据给出的图甲分析纸带的另一部分应该是: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电阻小于1.0Ω )
B.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Rg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Rg2=0.1Ω)
D.滑动变阻器R(0—20Ω,10 A)
E.定值电阻R0(990Ω)
F.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图所示的电路。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I2的数值远大于I1的数值),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