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丽同学在一次课外实验时,将过氧化氢(H2O2)溶液与氧化铁(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她联想到二氧化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小丽同学一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分解缓慢。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g,说明                                              
【实验结论】小丽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小江同学认为要证明小丽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不必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拓展】下表是同学们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时间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延伸】小明同学看到Fe2O3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还联想到一种蓝色的CuSO4溶液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请你继续解决以下问题:
(1)请写出过氧化氢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制氧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                 
(2)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80gCuSO4与多少克MnO2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占空气体积78%的是 (1);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2);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3);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有(4)

在一次实验操作考查时,教师制定了四个考签:①O2的制取; ②CO2的制取;
③配制50g10%的NaCl溶液;④粗盐提纯。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Ⅰ.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1)(填实验序号),该实验的原理为(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锰的作用(3),可选用的仪器组合有(4)(填字母代号)。
Ⅱ.乙同学抽到“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通过计算,需称量NaCl(5) g,量取水需要选取的合适量筒是(6)(填“10mL”或“50mL”或“100mL”)。
Ⅲ.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粗盐提纯。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操作②可以将(7)分离,在进行过滤时,可使过滤速度加快,滤液又不会损失的操作可能是(8)。若提纯所得NaCl晶体的质量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9)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8)
②P点的含义是(39)
③t2℃时,向60g的水中加入35g a物质,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40)g;
④t1℃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最少的是(41)(填“a”或“b”或“c”);
⑤欲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填序号)。
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Ⅱ.溶质b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Ⅲ.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Ⅳ.可倾倒出一些水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①甲实验:该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24),若发现瓶内进入的水量明显小于1 / 5,其原因可能有(25);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6)
②乙实验: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27)(填“A”或“B”),点燃收集到的氢气,
产生(28)火焰。乙实验说明水是由 (29)组成,电解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30)
③丙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观察到 (31)层蜡烛先熄灭(填写“上”或“下”)。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为(32)
④丁实验:C处通入CO与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3),加热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34);为确保实验得到亮红色的铜,当玻璃管D停止加热时,不需要断开D、E装置间的连接,原因是(35);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6);为避免污染环境,在F处点燃尾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中。

①甲物质的化学式是(18),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19)
②五种物质中,常温呈液态的氧化物是(20)(填化学式,下同),可用作绿色燃料的是(21)
③工业上生产氢气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生成丙和丁,则参加反应的甲和得到的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
④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23)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e物质的质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