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B.β—珠蛋白基因的②、④、⑥区和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的碱基配对类型有2种 |
C.②、④、⑥可能是β—珠蛋白基因的外显子,③、⑤可能是β—珠蛋白基因的内含子 |
D.①、⑦可能位于β—珠蛋白基因的非编码区 |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 |
B.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和加工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
C.细胞外的碘和氨基酸进入甲状腺细胞均能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D.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⑥②⑨④ |
右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过程中都有信息分子释放 |
B.神经系统可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基本无影响 |
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成分组成 |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
右图代表某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T细胞和细胞Ⅰ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 |
C.在①阶段和⑨过程发生之后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
D.图中的免![]() |
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
析出的蛋白质 |
15~20 |
甲蛋白 |
23~30 |
乙蛋白 |
25~35 |
丙蛋白 |
38~40 |
丁蛋白 |
A.蛋白质在析出过程中,空间结构没有改变
B.硫酸铵浓度为30%时,甲蛋白、乙蛋白将从蛋白质混合液中析出
C.硫酸铵浓度为20%时,可从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甲蛋白
D.混在析出蛋白质中的硫酸铵可用透析法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