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 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 明天 我带你去访问他 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空格出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字填空。
躁 噪 澡 燥
消除( )音 心情烦( ) 气候干( ) 洗( )
(3)将词语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一望无际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扣人心弦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惊涛骇浪 一眼望不到边
(4)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______________,身后是__________________,“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5)读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句中的“他”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阅读快车。
两只狼的交战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孙子们人生真谛(dì)。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战斗。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kǒng)惧(jù)、生气、悲伤、悔恨、贪婪(lán)、傲慢、自怜、怨(yuàn)恨、自卑、谎言、妄(wàng)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kāng)慨(kài)、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听完了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1)给文中带点的字注音。
(2)请从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
(3)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阅读快车。
露珠赞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出、呈现、出现)在我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把文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用“”在文中画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3)本文赞美露珠,实际上是赞美了什么?
阅读快车。
学问的故事
从前有个知识老人,他很有学问。他的书房里有块匾(biǎn),上面写着“学问”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知识老人死后,两个儿子分家,家产一人一半,那块写着“学问”两个字的挂匾的也被锯成两份。
哥哥就照“学”字行动,拼命地把书读呀背,背呀读,不懂从不问人,结果什么也没学到,失败了。
弟弟依着“问”字去办,遇到事情就请教别人,可是问过了从来不学习,还是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也失败了。
后来哥哥和弟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立刻把“学”和“问”两字合并,像知识老人那样勤学好问。他们果然学到了许多本领。
(1)哥哥和弟弟为什么都没有学到本领呢?
因为哥哥只不,弟弟只不。后来,他们像知识老人那样,果然学到了。
(2)读了短文,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课文内容我最熟。
(1)《三袋麦子》是一篇,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小猪把麦子;小牛把麦子;而小猴则把麦子。
(2)土地爷爷一年后故地重访,面对小猪,他;看到小牛,他;面对小猴,他。
(3)小猪、小牛和小猴的身上各有什么优点?它们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快乐阅读。
贪心的狐狸
大杨树上有个马蜂窝,马蜂飞来飞去蜇(zhē)人,真可恨!老农看见了,就拿一只口袋,套住马蜂窝,用绳子紧紧系住袋口,扔在树底下,回家吃饭去了。
梅花鹿和羚(líng)羊跑过来,他们发现了口袋,以为里边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梅花鹿叫道:“我先看见的,该归我。”羚羊喊道:“是我先看见的,该归我。”他们争啊吵啊,谁也不让谁。这吵吵嚷(rǎng)嚷的声音让一只尖耳朵狐狸听见了。他鬼头鬼脑地溜过来,看见梅花鹿、羚羊跟前放着一只圆鼓鼓的口袋,心想:里面准是一块大肥肉,足够我吃两顿的。
于是,狐狸转了转眼珠,抓了抓耳朵,想了个坏主意。他说:“别吵了,别吵了!我来给你们评评理。”梅花鹿和羚羊说:“你很聪明,一定有好办法。我们听你的。”狐狸一听,心里高兴极了。他眯起眼睛,清清嗓子,装出一副公正的样子,说:“那好吧,你们谁跑得快,口袋就归谁。现在就比赛。从这儿到小河边,再跑回来。”
梅花鹿和羚羊拼命地向小河边跑去。
狐狸得意地打开口袋。一下子,马蜂全飞出来了。狐狸扔下口袋拼命地逃。马蜂紧追上去,把狐狸蜇得直打滚。
(1)梅花鹿和羚羊为什么争吵?
(2)狐狸用什么方法得到了马蜂窝?
(3)这个故事说明了:
①这只狐狸很聪明。()
②梅花鹿和羚羊很傻。()
③做人不要太贪心。()
④不能轻信别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