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填写下列空白:(1)选用的指示剂是 。
(2)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
请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的空白处。
滴定次数 |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mL |
0.1000 mol/L 盐酸的体积/ 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 mL |
||
第一次 |
25.00 |
|
|
|
第二次 |
25.00 |
2.00 |
28.08 |
26.08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4 |
26.12 |
(5)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 。
(6)滴定终点的判定依据是 。
(1)玻璃棒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①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③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④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⑤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2)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①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偏高,读取的体积数________实际体积数。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4 g食盐,将砝码和食盐的位置颠倒,所称取食盐的质量_____10.4 g。
③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_0.1 mol/L。
④用中和滴定法测某NaOH溶液的浓度,量取待测液时未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测得的溶液浓度________实际浓度。
某学生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2)浓H2SO4的作用是,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3)该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为,请在上图的D处画出能克服该缺陷的装置。
用18.4mol·L-1的浓H2SO4配制100mL浓度为1mol·L-1的H2SO4溶液,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各步:
A.用量筒取 mL浓H2SO4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B.用约30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液都倒入100mL容量瓶里 |
C.将稀释后H2SO4溶液小心倒入100mL容量瓶里 |
D.检查100mL容量瓶口部是否会发生滴漏 |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 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 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
据此填写:(1)上述各步的空白处。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填写) 。
(3)进行A步操作应选择下列量器: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500mL量筒;④1000mL量筒中的(填序号) 。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_______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
某学习小组用图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