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幸福岛的沉没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不知名的小岛。岛的四周被碧绿的海水环绕,气候温和,绿树成阴。岛上还有许多珍禽异兽呢!像袋鼠、犀牛、鸵鸟……真是应有尽有。
一天,一支船队在无边的大海上迷失了航向,顺着风向,船队来到岛边。船员们下了船,贪婪地呼吸着岛上的新鲜空气,欣赏着岛上优美的风景,他们惊呼道:“啊!我们这是到了天堂吗?”“不,这不是天堂,是我们发现的新大陆。”插话的是老船长。他接着说:“让我们给这个上帝恩赐的宝地取个名字吧!叫它‘幸福岛’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人类的到来给这个海岛带来的只是灾难。他们伐倒了大约一半的树木,致使许多鸟儿无家可归;又加上他们大量捕食鸟类,岛上的鸟类几乎灭绝。他们还将大量的废水、垃圾随意倒入海中,污染海水。没多久,这个岛就大变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有一天,海岛沉没了。
(1)人们给这个岛取名为“幸福岛”的原因是( )。
A.小岛美丽富饶 B.人们向往幸福
(2)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3)想一想:“幸福岛”为什么会沉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拍卖即将结束时,只剩下一辆最好的自行车了。拍卖员问:“谁出价?”站在最前面,几乎要绝望的小男孩又喊出:“5美元!”这时,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着小男孩,会场上鸦雀无声。拍卖员举起锤子高声说:“5美元一次,5美元两次,5美元三次!”话音刚落,一锤定音。人们立即欢呼起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几乎要绝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鸦雀无声”“立即欢呼”等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
英子犹豫了一会,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1.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
2.写出文中加线词语的反义词。
热烈——( )镇定——( )
忧郁——( )经久不息——( )
3.英子上讲台讲故事时,一开始“眼圈红红的”和“泪水流了下来”,在心情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星期一到了,汪霞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她来到教室门口,迟迟没敢进去,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当她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时候,感到十分意外: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跟他们那些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轻松地笑了,大步走进教室。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汪霞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记了。
1.文中“熟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汪霞到教室门口,为什么没敢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汪霞为什么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盲童的画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细心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简单的画,他们透过这张画,好像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色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 )复杂——( )
3.用横线画出这幅画的内容。
4.为什么盲童画了这张极为简单的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苏州的桥
苏州是个(圆园)林城市,也是个多桥的城市。
有个外国人游览苏州后说:“苏州有桥三千。”这虽是夸张,但苏州桥多(确却)是事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曾有书记(裁载)过苏州有370(座坐)桥。现在的苏州,桥更多了,(竞竟)有649座,比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还多249座呢。‖
苏州的桥大多有美丽的名字,如宝带桥、凤凰桥等,好多桥还有美丽的传说。其中的宝带桥,传说是唐代有个叫王仲舒的人,他捐赠了自己佩带的玉腰带而修(建健)的。人们为(记纪)念他,就给这座桥取名叫宝带桥。它就像长长的飘带,横卧在湖上。
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此句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3.文中已用“ ‖”给文章分了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4.苏州的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描写宝带桥名字由来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
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
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
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1.“一身太阳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小葱拌豆腐”这个歇后语的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
3.“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4.上文最后一节写出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说明了中国人做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表达了中国娃______________的决心。
(二)课外阅读。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1941年,我的爸爸妈妈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弟弟才八个月,也被带了进去,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
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许可才走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算术,下午教他俄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特务在旁边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不懂俄语,只好干着急。
在牢房里,要得到一张纸一支笔是很不容易的。妈妈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弟弟。弟弟九岁生日那天,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这可太珍贵了,弟弟在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练习。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
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1.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弟弟外貌的语句。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秘密——( )
闷热——( )
3.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4.弟弟为什么会这么认真、刻苦地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船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果然”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说说曹冲称象的方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评价曹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儿童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他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随即将珍藏多年的一本《童年》寄给了这位小学生。难怪孩子们说:“有了困难去找高尔基,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的!”
高尔基虽然非常喜欢孩子们,但当他发现了他们的错误或缺点时,是从不骄纵宽容的。一次,他收到了一群四年级的学生给他的信。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生气,回信中很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是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好成绩,他总是喜在心头,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展露出智慧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滋生骄傲情绪。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了一位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诗作的确非常流畅,也很优美。高尔基听了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
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心全意的爱,关心着孩子的成长。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在心头,乐在眉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滋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高尔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