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同学们热爱班集体、建设班集体的热情,某校七(3)班全体同学举办了一次“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拟写两条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班训。
(2)回顾班级生活中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或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3)请你为七(3)班创建文明班级出几个金点子。
苏明娟说:“工作很久了,总是不喜欢与那家工厂合作,总觉得他们不尊重人,每次电话里都透露着不耐烦的口气。今天又打电话过去问价,可是对方只口头报价,不愿意发电子邮件,我不由得生起气来。旁边的同事出主意:你发传真过去看看。于是不久报价过来了。仔细想想,原来如此:你口头询问人家,人家自然也口头答复你,你庄重地发传真过去,他们当然也尊重你。其实,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先尊重别人!”
(问)(1)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小华和小明有不同的表现:小华总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怎么老是碰到困难,因此,意志消沉,不敢面对困难。而小明非常冷静,总是仔细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想办法克服困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属于一种什么的心理品质?
(2)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对他们个人的学习、成长有什么影响?
(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小刚说:“我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我不可能在别人面前出丑。假如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有所不懂,就会有失自尊。我必须永远高人一等。……”晚年的发明之师爱迪生,对下人说:“你们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维。”
材料二:小娟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在数学课堂上不敢举手,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为什么?
(2)以上这些心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材料二: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材料三:哲学家斯宾诺沙指出,无论玩世者之流如何嘲笑人世酬酢,无论出世者之流如何指斥人世的污浊,无论悲观消极者之流如何颂扬原始蒙昧的生活、蔑视人群、赞美鸟兽,经验说明,只有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扶助,他们才易于各获所需,而且惟有通过人群联合的力量,才可避免那些随时随地都在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2)怎样才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呢?
(3)在集体中,应该如何张扬自己的个性?
学习道德模范 立志报效祖国
201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上强调,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观看了上述新闻报道后,某校九年级(1)班决定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1)【风采展示】请你为本次班会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畅所欲言】请你运用《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单元有关知识,谈谈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3)【行动倡议】为倡导同学们向道德模范学习,弘扬崇高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班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提示:写出倡议要点,每个方面至少2点)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创造美好社会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向道德模范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倡议:
九年级(1)班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