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① ;② .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玻璃筒里的硝化棉会被点燃,这个过程中压力对气体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能。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块的体积为cm3。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
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
(2)小周在图中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______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_______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每次都匀速将物体从斜面底部拉到了斜面顶部.下表记录了他的探究过程和数据.
实验 次数 |
斜面 倾角 |
斜面 材料 |
物重 G/N |
斜面 高度 h/m |
沿斜 面拉 力F/N |
斜面 长 s/m |
有用 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 η(%) |
① |
30° |
木板 |
1 |
0.5 |
0.7 |
1 |
0.5 |
0.7 |
71 |
② |
30° |
玻璃 |
1 |
0.5 |
0.6 |
1 |
0.5 |
0.6 |
83 |
③ |
45° |
木板 |
1 |
0.7 |
0.9 |
1 |
0.7 |
0.9 |
78 |
(1)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初步验证猜想________(填写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3)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4)小刚同学知道额外功是因为摩擦引起的,他根据第②次数据算出了物体在玻璃上拉动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
(1)在下图中,根据实验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
(2)请根据实物图在右边的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实验过程中,小刘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但他发现灯泡不亮,于是立刻举手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其实小刘同学的做法是欠妥的,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8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片向______移动(选填“A”或“B”),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