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O、Mg、Al、Si、S、Cu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元素,请根据题意回答与这些元素有关的问题:
(1)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14C可用于古代文物年代鉴定,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元素周期律,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请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粉末状的Si3N4对空气和水都不稳定,但将粉末状的Si3N4和适量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热处理,可以得到对空气、水、和酸都相当稳定的固体材料,同时还可生成对水不稳定的Mg3N2,热处理后除去MgO和Mg3N2的方法是 。
(5)某铜铝合金用足量稀硝酸完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NO 11.2 L,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沉淀质量为7.8g,则合金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6)将由NO和N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在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已通入一段时间的N2)。
已知:(i)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ii)NaOH溶液与NO2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盐和水,NaOH溶液与NO不反应。
a.装置②、③、④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 、 。
b.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的现象是____ 。
已知难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例如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为AgCl(s)Ag+(aq)+ Cl-(aq)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银离子(Ag+)和氯离子(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可用Ksp表示:Ksp = c(Ag+)·c(
)= 1.8 × 10-10,现把氯化银(足量)分别放入:①100mL蒸馏水中;②100mL 0.1mol·L-1的盐酸溶液中;③1000mL 0.1 mol·L-l的氯化铝溶液中;④100mL0.1 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
(1)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填序号)
(2)0.1mol·L-l氯化铝溶液中,银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 mol·L-1。
(3)向氯化银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硫化钾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某铁矿石(只含金属氧化物和SiO2)溶于过量盐酸后,过滤所得滤液可用来制氧化铁涂料。
(1)向上述滤液中可加入 来证明含有Fe2+。
A.酸性KMnO4溶液 | B.NaOH溶液 | C.溴水 | D.KSCN溶液+氯水 |
(2)若某铁矿石的质量为3.31g,溶于适量盐酸后,然后加过量碱溶液,生成沉淀,再灼烧沉淀,得2.40g Fe2O3.已知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70%.试计算:
①该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 ②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3)若滤液为1L 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时,产生的沉淀量可达最大值;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当前后加入的NaOH总量达到b mol时,沉淀不再减少,则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氰化钠,数量为700吨左右。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溶液呈强碱性的原因:
(2)氰化钠要用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中和。①用双氧水处理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的离子方程式为CN-+S2O32-===A+SO32-,A为 (填化学式)。
(3)含氰废水中的CN-有剧毒。
①CN-中C元素显+2价, N元素显-3价,则非金属性N C(填<,=或>)
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能够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 2OH--2e-= ClO- + 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 H2↑ + 2OH-
D.除去CN-的反应:2CN-+ 5ClO- + 2H+ ===N2↑ + 2CO2↑ + 5Cl-+H2O
(4)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也可用于含氰废水的消毒。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2Na2CO3(aq)+ 3H2O2(aq) 2Na2CO3·3H2O2(s)ΔH < 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A.FeCl3 B.CuSO4C.Na2SiO3 D.KCN
②准确称取0.2000g过碳酸钠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 mL蒸馏水溶解,再加50 mL2.0 mol·L-1 H2SO4,用0.02000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 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
[反应6KMnO4 + 5(2Na2CO3·3H2O2)+19H2SO4 = 3K2SO4 + 6MnSO4 +10Na2SO4 +10CO2 ↑ +15O2↑+34H2O]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 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上图推断: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实验④最终产生的沉淀: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
已知:A为金属单质,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的溶液。
D的水溶液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在水溶液中D能将某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C物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该元素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D的水溶液呈 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3)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5)气体C通入KI溶液中,氧化产物为KIO3,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