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为他人献爱心”为主题的爱心助人实践活动。以下两个片段是某位参与者的感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并作答。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没有自信,就不可能成功,自信让我拥有成功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的力量。
(1)请你分析拥有自信对成功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的重要意义。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离开了爱心助人,我的成长将会留有缺憾,爱心助人让我的人生收获更多。
(2)你认为他参加这次爱心助人实践活动可能有哪些收获?(6分,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角度思考)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课时,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
资料一:部分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学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的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而且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资料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1)请你就所学的该单元知识,对不支持求学的家长进行劝说。
(2)根据资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善学习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上观点体现怎样的学习方式?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新版"二十四孝"标准在古老"二十四孝"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语言平易,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比如说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支持单身父母再婚、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内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材料一的漫画中为什么要“为妈妈洗脚”,“常回家看看”?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新“24孝”行动标准》?
(3)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日夜操劳,此时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
【正视自我,艺术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莫言讲了关于他母亲的故事。某校七(4)班的学生从莫言讲述的故事中摘录了以下几个片段,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参与解读。
片段一:小时侯,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片段二:见到多年前欺负过母亲的人,我心里十分痛恨,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同一个人。”
(1)莫言母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莫言母亲身上的哪种品德深深打动了我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品德?
【我的青春我做主】
青春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向往青春、经历青春、缅怀青春。《青春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影视剧的热播,引发了同学们关于青春的热议。
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把握青春时光,学校开展“把握青春节拍”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青春不烦恼】随着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矛盾的产生,同学们时常感到苦闷。请你与同学们分享自己认识、摆脱这些成长中烦恼的看法和经验。
(2)【青春与理想】青春与理想密不可分,请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是怎样确立这个理想的。
(3)【青春在行动】请说说你将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4)【青春的寄语】我的青春寄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学习,我能行】
为了帮助同学们挖掘学习的快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一系列以“把握学习新节奏”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
(1)【快乐学习】请你简要分析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2)【把握学习的方法】请你为刚进入中学不久的初中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3)【养成学习习惯】假如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你认为应该怎么办?